“李老师,用你们的昆虫病原线虫把地下金针虫和地上棉铃虫都防住了!”
7月15日,正在实验室忙碌的“自然卫士”团队负责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晶晶收到了来自河北阜平黑崖沟村村民张红亮的报喜微信。看着张红亮传来无虫蛀的健康番茄照片,李晶晶开心地笑了。
无公害番茄的大丰收离不开李晶晶“自然卫士”团队研发的“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害虫易抗药、环境污染等问题,地下防治效率超80%。
目前,团队研发出的产品品系可防治200多种有害昆虫,涉及上百种常见农产品。“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推广至国内9省13市的4500余亩试验田,在守护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同时,还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助农1000余户,获得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
精准把脉 开出“以虫治虫”绿色药方
今年5月16日,李晶晶和团队第一次来到河北阜平黑崖沟村,站在张红亮的番茄地里,满眼望去都是病恹恹打蔫的番茄苗。
是金针虫感染,李晶晶很快给出了诊断。“金针虫是一种藏在土壤里的害虫,它们会咬食番茄的根茎,造成番茄苗死亡。”李晶晶解释说,一般喷洒农药对地下金针虫无效,只能采用农药灌根的方式。而大量施用农药,不仅会导致高农残,同时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也对土壤和地下水存在一定污染。
李晶晶给张红亮的番茄开出的“药方”是使用“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这项技术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研获的一种用昆虫病原线虫(EPN)虫尸剂侵染、杀灭农作物害虫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实现人畜安全、零污染,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技术原理是,昆虫病原线虫以侵染期线虫存在于土壤中,主动搜寻害虫,进入害虫体内后,将体内共生细菌释放到害虫的血腔中,导致害虫患败血症死亡。随后,利用害虫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发育、繁殖,释放回土壤后开始新一轮侵染,达到循环控制害虫的效果。”李晶晶解释。
从实验室到田间 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团队今年新研发的黄粉虫虫尸剂产品与其它害虫防治产品相比,价格低,防控效率可达到80%以上。农民施用后,相比施用农药收益提高5倍以上。”李晶晶说。
对此张红亮深有体会,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使用‘虫尸剂’通过‘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每亩的价格才30元左右,远远低于使用农药的价格。而且,施用的效果非常好,番茄的收成和使用农药没什么区别,但是无公害番茄的售价可是普通番茄的5倍。算下来,今年这十几亩番茄地的收益超过原来的5倍以上。”
从实验室,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在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团队积极为农户提供虫尸剂并开展培训示范。目前,“以虫治虫”技术已辐射国内9个省份,13个城市,开展农技培训100余次。
“我们同农技公司合作,主要提供虫源,委托农技公司生产虫尸剂,通过农技公司在全国覆盖的网点推广技术,销售虫源。此外不仅给农户提供杀虫产品,还可以帮助其销售农产品。把‘以虫治虫’技术的农产品冠以‘阮博士’品牌,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李晶晶说。
谈到未来,李晶晶信心满满:“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提高产量的研发,力求降低成本,希望到2023年可以供应300万亩蔬菜用量,助农收益提高200%以上,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