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追梦人
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桥下游110米处,有我国黄河上唯一一座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力扛”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京广铁路跨越黄河……今年51岁的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电焊特级技师王汝运,为铸造这一“钢铁巨龙”感到自豪。
30多年来,王汝运与中国桥梁的发展紧密相连。
桥梁焊接劳动强度极大,技术要求极高。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学历低,王汝运看不懂生产图纸,焊接工件质量问题多,关键生产插不上手。他自费购买了大量焊接技术方面的书籍,坚持每天下班钻研,经常熬到凌晨。30多年下来,他留下了十几个厚厚的笔记本和7支写坏的钢笔。面对技术技能的不足,他勤学苦练,最终掌握了手工焊、氩弧焊等焊接方式,以及立焊、仰焊、全位置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要领。
天道酬勤。王汝运先后考取了电焊高级工资格认证、德国NE287焊工证书、美国焊接协会《钢桥焊接规范》等一系列焊工资格证书,成为中铁宝桥首批认定的国际焊工之一,并被聘任为中铁宝桥成立以来最年轻的电焊技师。
“市场思维的改变,产品技术的升级,要求我们这代工人不仅要能干苦干,还必须会干巧干,不创新迟早会被淘汰。”王汝运这样对工友说。
王汝运把技术创新成功地运用于生产中。在钢梁和道岔生产中,他总结了氩弧焊、螺柱焊及铝热焊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焊接方法,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得到广泛推广。他在郑新黄河大桥、郑焦城际黄河大桥钢梁焊接变形控制方面进行课题攻关,设计改装的焊接反变形胎型和胎架,有效解决了焊接变形问题,缩短了车间待工时间。
“作为一名一线工人,技术只能代表能力,实干才能代表品质,不好好干活一切都是零。”王汝运说。
在国家重点工程南京二桥建设中,王汝运在桥面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连续60天,完成了大桥钢箱梁环缝焊接任务,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100%。仅他一人完成的焊缝总长度就达到2000多米,几乎相当于长江南岸到北岸的直线距离。在国家重点工程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生产大会战中,他连续大干3个月,攻克了厚板熔透焊等诸多难题,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98%以上,提前完成任务。
参加工作以来,王汝运参建的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总吨位超过50万吨。这其中,有我国第一座公路钢箱梁斜拉桥——东营胜利黄河大桥,有国家重要的经济援助项目——缅甸仰光丁茵大桥,有我国第一座采用整体节点焊接结构的钢桁梁桥——京九孙口黄河大桥等等。这些工程先后捧回“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古斯塔夫·林德恩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中国桥梁”“宝桥制造”走出国门、扬威世界,浸透着王汝运和同行的心血。
王汝运成了行业内著名的电焊特级技师,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近年来,中铁宝桥成立了以王汝运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他先后培养出特级技师3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7人、高级工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