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受咆哮西风带和海峡地形影响,四季多风且风力强劲,有“风都”之称。 这是从飞机上航拍的新西兰惠灵顿西海岸的“风车山”。作为风都,利用风力发电提供绿色能源是惠灵顿的一大特色(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 郭磊摄 |
科技创新世界潮
在经历多年的间歇性兴奋和预期破灭后,环境领域的投资不再只是小众市场。美国《华尔街日报》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和财力雄厚的投资者正集结数万亿美元,为整个世界从化石燃料转向绿色能源提供资金。
尽管如此,专家强调称,要想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将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低1.5摄氏度的范围内,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在环境领域的投资。
私营企业加大投入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指出,绿色金融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可持续的淘金热潮,受特斯拉等电动汽车企业和电池生产初创公司估值不断飙升驱动,银行和投资者在淘汰化石能源转型绿色能源领域的赌注与日俱增。
挪威咨询企业吕斯塔德能源公司称,2014年全球各地的能源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方面投入了7350亿美元,去年这一数字下降了一半多,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投资则从6年前的1350亿美元升至近2200亿美元。一些分析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超过石油和天然气领域。
跟踪绿色投资的彭博新能源财经也报道称,去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其他环保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520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近2万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两倍多,投资者每天向此类基金投入30亿美元。国际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和政府发行了近3150亿美元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而且每天有超过50亿美元的债券和贷款发行,以资助绿色能源计划。
多年来一直是化石燃料领域“金主”的美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也改弦易辙,承诺未来十年向气候领域提供4万亿美元的融资,今年4月,摩根大通承诺在未来十年内为环境和社会事业提供2.5万亿美元融资,包括直接资助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以及为清洁能源公司筹集资金提供援助。美国银行则表示,希望到2030年在该行业筹集和部署1.5万亿美元资金。
赚得盆满钵满
除私营企业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在增加环境方面的支出,并制定新规定管控导致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比如,拜登政府提议斥资数百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能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科学家瑞安·汉纳等人近日对物理学家组织网表示:“越来越多政府正在以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部署清洁技术。比如,中国在电动公共汽车和新核能方面一马当先;挪威和美国加州青睐电动汽车;爱尔兰看好风力发电等。”
这些举措为私营部门押注绿色能源提供了动力,而且他们可以通过支持这种转型赚得盆满钵满,这种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快了能源转型的速度。
基金追踪机构晨星公司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初以来,流入以环保为部分目标的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资金净额达到4730亿美元。与此同时,流入其他所有股票基金的资金净额为1030亿美元。数据显示,投资公司去年新设了579只环保基金。
据晨星统计,在所有资产类别中,70%以上基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实践进行投资的基金,今年前四个月的回报率超过了那些没有这些目标的基金。近年来,电动汽车公司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一直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投资之一。
此外,即使投资者和政府不幸遭受损失,源源不断流入的资金仍可能在电池等领域催生创新——要想大幅减少碳排放,电池不可或缺。
步伐仍需迈得更大
尽管如此,一些绿色能源倡导者表示,投资步伐仍需大幅加快。
国际能源署最近表示,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排放归零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在能源项目的投资需要在目前的水平上翻一番,达到每年5万亿美元。该机构说,这笔开支中的很大一部分需用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项目。
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估计,如果想在2050年实现《巴黎气候协议》设置的目标,减少化石燃料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需要50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些目标包括:全球在未来30年里实现净零排放,并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内。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通过建立模型估计了满足温度目标所需的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等项目的数量,得出了上述投资数额。
该公司表示,上述资金中有约一半需要投资在风能、太阳能和蓄电池等领域。另外还需要花18万亿美元实现电网的现代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过渡。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如果没有这些投资,今后几十年里,与天气有关的灾难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损失将达到数十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