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陆成宽

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5月29日晚,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结合李薰、师昌绪和郭可信3位院士的事迹,生动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科技报国的故事。

    对中国作出贡献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发生了一次坠落事故,飞行员当场身亡。遗憾的是,关于这次坠落的失效分析工作进行了3年都没有进展。最后,英国人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李薰先生。

    “根据战斗机制造厂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李薰先生很快找到了事故元凶,合金钢中存在氢,氢导致钢内部发裂造成事故。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设计建立定氢仪器,进而提出消除钢中氢的方法,帮助企业运用这项技术生产出批量合格的飞机。”李依依说。

    一时间,李薰在英国成为知名科学家,受到学术界高度赞誉,但他时刻想着自己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不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信邀请李薰回国建立冶金研究所(后李先生改为金属研究所)。面对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多位领导的升职加薪,加入英国国籍的挽留,李薰先生毅然拒绝,他说:“我永远是中国人!”

    但是,李薰的回国路却不是一片坦途。“英国拖延他的回国申请,几经曲折,1951年8月,他才回到了沈阳。”李依依说。

    与李薰先生一样,在海外求学的师昌绪先生的归国路同样曲折。他是美国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为了争取尽快回国,1953年,张兴钤、李恒德、师昌绪等15人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他们在信中说:“我们远隔重洋对祖国热切的怀念与日俱增……然而驾驭在这一切之上的是从祖国一次次传来的好消息,这些消息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在痛苦中充满着希望、信心和勇气,也使我们更迫切地渴望着早日回去!”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以此信据理力争,才得以用美国空军战俘换回中国留美学者。“直到1955年6月,师昌绪先生才回到祖国的怀抱。”李依依说。

    师昌绪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国家”。他总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老一辈科学家不仅热爱祖国,在科学研究上也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大幅度地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我国也有人提出要搞铸造空心涡轮叶片,但很多人认为这种技术受到美国严格封锁,中国想要做出来是异想天开,不可能完成。

    1964年,师昌绪接受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与大家一道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

    “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科研人员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出九孔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也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李依依说。

    李薰先生一生也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他曾在学部评议金属所总结时说:“我们要做别人做不了的老祖宗的工作,让世界各地来朝拜你。”

    “李薰先生为我国研制的关键材料用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以及第一艘核潜艇,作出了创造性开创性的贡献。”师昌绪曾如此评价李薰先生。

    同时,郭可信先生也是一位科学研究的先行者。比如,他带领团队先后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和钛—镍—钒二十面体准晶。其中,钛—镍—钒二十面体准晶被称为“中国相”。

    郭先生曾总结说:“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果,一是充分发挥我业务上的长处,在合金学、晶体学和电子显微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二是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光是博学还不够,还要学以致用,要别出心裁;三是我们有一支学术精、学风好的科研队伍。”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不断学习,不畏艰苦,勇于创新、勇闯国际前沿的科学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李依依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