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吸收社会资金、采用专业修复技术进行大青山生态修复的“青山模式”,使得大青山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受访者供图 |
短短9年时间,大青山南坡第一道山脊可视范围内具备造林条件的地块已全部绿化,形成了大规模集中连片的造林绿化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山区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青山的修复模式倡导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胡荣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委书记
春风送暖,桃红柳绿。最近几天,内蒙古包头市的市民纷纷来到市区北部的大青山散步健身、呼吸新鲜空气。
“大青山的生态环境肉眼可见的一年比一年好!”4月18日,市民李秀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阴山山脉内蒙古包头市大青山段,在包头市青山区境内东西长23.5公里,南北平均宽3公里,是包头市北部区域重要生态屏障。曾经草木葱茏的大青山,经过上世纪近30年的挖掘、采伐,生态破坏严重。
近几年来,包头市青山区以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生态恢复及保护之路,为守护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零起步 变不可能为可能
4月的大青山,南坡已现绿意,站在高点眺望,蓝天掩映下绿树点点成辉,一汪汪蓄水池碧波荡漾。远处层峦叠嶂,松涛阵阵,满眼翠色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在9年前,大青山南坡几乎是寸草不生的荒岭,由于多年的过度放牧、采樵、采挖矿石等,该段山脉破坏严重,大风起,沙飞扬。
“不论是从地质情况、环境状况,还是从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来看,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恢复大青山的生态环境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山区农牧局局长郭建光这样评价当时的情况。
丁茂和他的包头市智茂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茂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垦荒,进行生态修复的。当时,位于大青山南坡二老虎沟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恰巧在找一家合适的机构接手,于是丁茂将其接了过来,开始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周围栽种树木。
也是从这年开始,包头市青山区启动“生态修复造血机能”,陆续引进智茂元、包头卉祥源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卉祥源)、包头市百盛祥生态园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百盛祥)等7家生态建设企业,吸收社会资金,采用专业修复技术,对大青山南坡进行“青山模式”治理修复。
智茂元负责二老虎沟及笸箩铺村两个项目区的绿化和危岩体治理。与此同时,由贾福生创办的卉祥源也开始在青山区兴胜镇榆树沟开展大规模荒山绿化、生态修复。
“如今,在整个大青山南坡,二老虎沟的环境和气候比过去有了明显好转,完全可以用山清水秀来形容,这是我们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换来的。”站在二老虎沟最高峰,丁茂边擦掉头上的汗珠边说。
为能让工人和机械上到陡峭的山坡栽种树木,需要先修整作业道路,智茂元和卉祥源的工人们用铲土机结合铁锹进行施工,硬是在山石间一寸一寸开凿出了几十公里、可以使车辆上下通行的羊肠道。
攻坚克难 青山旧貌换新颜
道路顺畅了,接着开始挖树坑,20多台机器分布在大青山各处,日夜轰鸣。
选种苗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耐旱的油松、樟子松、蒙古扁桃、山桃、山杏及花草之类,最适宜在大青山栽种,可还得按各树种的生长条件选择栽种区域,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山坡,有的在山谷,此外,向阳还是向阴,也得事先做好分类。
再抗旱的植物也需要水的滋养,可是大青山南坡地区偏偏没有水。“我们刚进入项目区时,政府的供水配套设施还没有建成,我们只好用水车往山上拉水,甚至采用人挑肩扛的原始办法运水灌苗浇树。2014年以后,项目区内开始使用政府引入的大青山南坡绿化生态应急水源进行灌溉,顺利解决了植物浇灌的大问题。”贾福生说。
现在,多家生态建设企业创新思路,在使用政府引入的应急水源灌溉的同时,还对山里的雨水进行截流,通过水资源循环,达到涵养生态的目的。
除修路、挖坑、植树、灌溉外,还有铺设管线、修建蓄水池、改造河道……9年来,多家生态建设企业在各自的项目区域内昼夜奋战,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青山区矿产资源富足,粗放式的矿业开发与生态治理形成了矛盾。“以前,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有86户采砂碎石企业、11户商砼企业和3家生产型企业。”丁茂指着被绿色掩盖的一段岩石说,“这些企业开山、挖石、碎石,山体遭到了严重破坏,到处是矿坑和危岩体。”
青山区决定整治并根治这一现状。“政府开展‘清零行动’,下大力气取缔了采砂碎石企业、商砼企业等,并由我们来改造危岩体,恢复这些矿坑。”丁茂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彻底撤离大青山后,留下几百个废弃矿坑,智茂元因地制宜,用石粉、沙子铺平矿坑底部,打造出30多个蓄水池,方便浇灌树木。
“剩下的矿坑,经过19次爆破,被修复成缓坡,我们沿坡覆土并种植树木。”智茂元副总经理王俊文介绍。
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和危岩体,如今都已经被极有层次和美感的绿色替换,当地村民皇甫红伟说:“现在山上有了绿色,环境和空气也好了,平时村民们会来山上走走,甚至有市里的人专门开车过来游玩。”
凝心聚力 共创“绿色GDP”
青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林旺告诉记者:“大青山南坡绿化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投资19.9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引导资金2.37亿元,引入社会资本17.6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7.3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740万株,完成矿坑危岩体修复治理区域面积约9000亩,在大青山南坡70平方公里区域内形成了大规模集中连片的林地。”
针对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近几年,青山区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启动实施了“青山方案”。
“短短9年时间,大青山南坡第一道山脊可视范围内具备造林条件的地块已全部绿化,形成了大规模集中连片的造林绿化区,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山区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青山的修复模式倡导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青山区委书记胡荣说。
让企业参与进来,吸收社会资金,采用专业修复技术进行大青山生态修复的“青山模式”,显然非常高效。“生态治理和造林绿化投资大、周期长。”青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白云喜说,“我们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还将下大力气进行再绿化、防火、禁牧、加大资源管护等,必须维护好生态修复成果,让生态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2019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包头市大青山南坡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实施意见》指出:企业等社会组织在承包土地绿化、完成绿化任务的基础上,允许将所承包土地的一定比例用于生态旅游产业等开发……属地政府解决土地使用权,引进企业等社会组织完成绿化任务,在不影响绿化景观、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前提下,赋予企业等社会组织对该土地一定期限的经营权……
丁茂和贾福生二人坦言:“正是这样的政策激发了我们生态建设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现在的大青山南坡不仅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就连狐狸、野兔、石鸡、獾子、大雁、蛇等动物也随处可见。山上兴建的几十座水库里,鲤鱼、草鱼、鲢鱼出没,游人无不欢愉胜意。
目前,在大青山,军事文化体验园、青少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已经建成,步行栈道、观景台、危岩体修复美化、大地艺术景观公园等多个项目则正在兴建。
用产业化方式来推进生态修复,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让政府得生态、企业得利润,这是青山区生态修复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核心法宝,更是青山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