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新局
科技日报贵阳4月11日电 (记者何星辉)11日起,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走进贵州,开启了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贵州行”。在为期3天的考察中,院士们将走进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就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助力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个化屋村,便是习近平总书记2月3日赴贵州考察调研的首站。
化屋村是乌蒙山腹地的一个苗寨,坐落于乌江源百里画廊。尽管山势雄奇、风景如画,但在过去,化屋村却因群山阻隔而陷入贫困,村民们过着“做饭烧柴火,照明煤油灯”的贫困生活。2014年,化屋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3.6%。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屋村在精准扶贫推动下,迎来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化屋村脱贫摘帽。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500元。
化屋村其实是贵州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书写出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2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与此相对应的是,贵州还创造出“黄金十年”,GDP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从脱贫攻坚完胜到为乡村振兴开新局,如何遍邀天下英才为贵州破解发展难题?经贵州省科协积极争取和中国科学院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梅宏等12位院士走进贵州。在为期3天的考察中,院士们将通过实地调研、科普报告和座谈会等方式,为贵州在乡村振兴开新局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向虹翔介绍,近年来,贵州省科协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先后组织院士专家200余人次赴贵州开展“援黔行动”,同时围绕贵州省脱贫攻坚、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千亿级工业产业等方面开展技术咨询、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应用等服务,为贵州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和进入“十年黄金期”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威宁草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经中国科协大力支持,贵州省科协及时组织20位院士专家赴贵州“抢救”威宁草海,并推动草海综合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高原明珠”重焕光彩,威宁草海再现碧波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