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时代担当。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正变为触手可及的幸福。今日起,本报开设“ ”栏目,通过蹲点式调研采访,讲述亿万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奔小康的动人故事,生动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和您一起触摸时代温度,展望美好未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
◎通 讯 员 佟粒玮 孟 萍 本报记者 杨 仑
一车车草莓运出去,一笔笔转账声音响起来。这两天,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五人把村村民牟进发特别开心,家里大棚种植的无公害草莓赶在开春上了市,牟进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就是在大地里种苞米,靠天吃饭,打多打少都不挣钱;现在盖上了大棚,种上了经济作物,收入是年年增长。”
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临江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将“一谷一城”建设融入其中,绘好“规划图”、建好“生态园”、唱好“致富经”、奏好“文明曲”,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振兴蓝图正在徐徐绘就。
颜值再提升 美丽乡村入画来
走进五人把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的村道、干净整洁的院落、拔地而起的农民公寓、传播文明的文化墙……这个坐落在长白山腹地的小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一大早,村民孙树和便开着农用厢式货车到市里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物品。“现在好哦,道路硬化了,运送农产品省时又省力。”
要想富,先修路。花山镇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投资200余万元,为珍珠村、五人把村、花山村、青沟子村新建样式美观、结实耐用的围墙2490延长米;投资130万元修建桥梁1座;投资120万元新建河堤271延长米;花费50万新建边沟898延长米……
“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让老百姓受益,村集体经济也获利不小。”五人把村党支部书记许长军说,2020年,依托村集体发展花卉种植、秋豆角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万元。
硬件过硬,乡村的颜值也很重要。镇村干部全员出动,参与清理三小五堆、私搭乱建、乱涂乱画以及道路和河道;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种植枫叶、云杉、李子树、观赏花。漫步于村中,仿佛置身于公园之中,让人感觉一身悠然。
通过打造亮点、串珠成串、汇点成片,花山镇逐步建成集生态秀美带、村容整洁带、产业富民带、乡风文明带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点线。
乡村大发展,腰包“鼓起来”
来到花山镇老三队村,这里森林茂密、溪流飞溅,生态环境良好,景色秀丽迷人。此处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35摄氏度—40摄氏度之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23种微量元素,沈阳、长春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随着游客的增多,老三队村村民们围绕旅游产品销售动起了致富的脑筋,“彪哥”牌煎饼、休闲生态园、垂钓园、农家菜、温泉养鱼……围绕温泉疗养产业,小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花山镇各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花山村新建了坯场;青沟子村种植地瓜28亩;五人把村共投资20万元,新发展大棚花卉、大棚秋豆角项目,预计2021年度收入70万元。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每当农闲之时、茶余饭后,青沟子村的村民们总会来到村里的小广场上聊聊天、健健身、跳跳广场舞,享受着忙碌后的安逸生活。“现在村里都有小广场,群众自发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增进邻里感情的同时,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群众的素质,净化了村风民风。”青沟子村党支部书记单凤军说。
经济建设重点抓,文明建设同样重要。乡风好坏如何判断?文明程度怎样评定?“我们以‘三好一庭院’评比活动为抓手,通过设置详细的评分标准,引导全镇村民积极参与,每年进行评选表彰。”花山镇党委书记杨文荣说。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花山镇打通了理论宣讲进基层“最后一公里”,让党的理论政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村民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