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他们让技术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叶 青

    人次

    利用在广东省建立的13个地方分院及一批专家工作站平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形成“一点多学科特派员”的服务模式,常年派出科技特派员3000多人次,带技术、项目、资金下乡进村,到场入户,形成“科技特派团”效应。

    他们让技术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3月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科特派)们又忙碌起来了。农科院副院长廖明带领动物科学研究所(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马现永等多位科特派来到肇庆,为当地企业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南粤大地上,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农科院科特派,他们用科技增量激活存量,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增添科技新动能。

    3月4日,在农科院院地合作工作推进会上,农科院接过了广东省科技厅授予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大下乡”旗帜。

    “小小蘑菇带我脱贫”

    在广东省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大龙村的食用菌园区里,工人们正忙个不停,采摘、分拣、装箱、运输小香菇。正在菇棚内采摘香菇的贫困户唐八妹开心地说:“第一次种植了8000多棒,一年增收3万多元。小小蘑菇带我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食用菌是该自治县开展林农试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产业。当地食用菌产业从2017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年产100万棒的规模,离不开科特派的技术支持。除了技术培训外,在香菇接种的重要环节,这群科特派全程跟踪,亲自示范接种规范,菌棒污染率由最初的50%降低到1%左右,大大提高了菌棒成活率。

    这仅是农科院科特派为农村产业当技术“保姆”的一个缩影。为更好服务“三农”,不久前,农科院和广东河源市科技局牵头,多个单位协作共建了“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通过整合、管理、服务河源全市科特派的驿站和平台,为科特派开展服务‘三农’的常态化、持续性工作提供各种便利。”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农科院已累计向广东省选派超千人的科特派,涵盖大农业全产业链各个领域,为全省各地开展农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核心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形成科技特派团效应

    “去年无人机播种的早稻产量最高,立体种养水稻的产值也破了纪录!”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庆很开心,这是他以广东农科海纳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海纳研究院)副院长身份,扎根广东惠州科技服务的第4年,科技创新正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变。

    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2016年,农科院与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紧密的院企合作关系,派驻专家、科特派长期驻点,并挂牌成立“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专家工作站”。如今,院企合作的生产基地每季度承担示范种植水稻优质品种超过10个,先后成功引进农科院优良品种31个,并设立1个品种技术综合示范区。丝苗米优质品质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稻米副产品加工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广东省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利用在广东省建立的13个地方分院及一批专家工作站平台,农科院创新形成“一点多学科特派员”的服务模式,常年派出科特派3000多人次,带技术、项目、资金下乡进村,到场入户,形成“科技特派团”效应。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从路边的一个小苗圃场成长为拥有1000亩的种植基地。公司投融总监刘福平说:“从公司创立开始,农科院科特派为企业引品种,教技术,破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公司如今发展成惠州最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他们功不可没。”

    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与春耕生产进入胶着状态,这牵动着农科院特派员的心。4月初,为帮助农户尽快复耕,保障花生稳产,降低农户的损失,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陈小平、洪彦彬研究员等15名科特派赶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

    经过深入调研,他们决定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科特派再创建300个“示范根据地”,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粤油43、粤油41、航花2号和配套绿色防控技术,免费派送花生种子2万斤,害虫诱捕器700套,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百姓春耕复产的燃眉之急。并以“示范根据地”为中心,逐步向周边辐射。

    新推广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战“疫”复耕的第一个花生示范根据地,三个新品种的产量均比农民当地种植的花生增产30%以上,每亩增加收入750元以上。“种了这么多年的花生,还没见过如此高产的品种。”“示范根据地”的老百姓喜笑颜开。

    多年来,农科院科特派坚持下沉一线,让技术长在泥土里,着力通过科技力量解决广东省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探寻地方发展与科技服务的契合点,成为广东农业大地的科技推广主力军,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