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3月28日)
国际聚焦
小鼠胚胎在人造子宫发育成胎儿
以色列科学家在人造子宫环境中,让多个胚胎发育成具有完整器官的小鼠胎儿。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花费7年时间开发人造子宫胎儿培育法,至今已培育了数百只小鼠,这一研究能避免子宫内部成像的限制,帮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观察胚胎发育过程,因此将促进对哺乳动物器官形成的了解和医学进步,并有望为子宫外孕育人类铺平道路。
科“星”闪耀
原子钟比较测量精度创新高
科学家以迄今最高的准确度详细比较了基于铝、锶、镱的三种原子钟——在比较时获得的测量精度范围可以达到小数点后18位。这次报道的测量结果是频率比值不确定度首次小于小数点后17位。该研究为下一步部署可移动、机载、远程光钟网络奠定了基础,并朝着更精准复现秒定义的目标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蓦然回“首”
首颗用磁铁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升空
日本私人公司Astroscale将利用俄罗斯“联盟号-2.1a”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使用磁铁收集太空垃圾的卫星,并希望借此加快世界各地政府解决太空碎片问题的政策讨论。
复杂碳环分子多环芳烃首次在太空“现形”
美国科学家首次在星际云中发现了能够解释生命起源的复杂含碳分子多环芳烃(PAHs),且浓度远超此前预期,研究这些分子和其他类似分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生命在太空中是如何开始的。
技术刷新
2D到3D绘图首次用笔就能实现
钢笔绘图是一种简单、廉价、直观的2D图形制作方法,而标准的3D打印需要一台笨重、昂贵的机器,近日,科学家首次用笔实现了2D到3D的转变——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直接将笔画的2D图形转换成3D图形的技术。这项技术除了对制造业有价值之外,也有其艺术价值。
基础探索
一种RNA聚合酶或成地球生命起源新解
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现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加拿大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在地球生命的诞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研究为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见解,也有助于科学家们估算生命在其他行星上诞生的可能性。
奇观轶闻
植物和土壤能“此消彼长”互换储碳能力
植物和土壤能互换储碳能力?一项针对100多个实验的气候变化分析研究显示,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时,土壤能够储存的碳量反而会减少。由于当前的陆地碳汇模型并没有计入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未来的气候变化模型和预测数据,都可能需要修改。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