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本报记者 雍 黎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这是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之所以称赞毛泽东赴渝谈判为“弥天大勇”的英雄壮举,要从当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三封电报来说。
坐落于渝中区中山四路107号的桂园,院里西式砖木结构二层小楼伫立,门前两棵桂花树已高过楼顶。在1945年43天的重庆谈判期间,这栋小楼是毛泽东与周恩来白天办公会客之地,它也见证了著名的《双十协定》签署。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虽然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他还需要调兵遣将,争取时间。为此,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马奇柯说,蒋介石这三封电报,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其摆下了一场鸿门宴。如果毛泽东拒绝,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就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同时通过谈判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为了保卫人民利益、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毅然决定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出发,于当日下午3时45分飞抵重庆九龙坡机场。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第一个走出机舱,并向在场的人们挥手致意。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英雄壮举,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真正认清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国内外进步舆论对他的到来给予热烈称赞。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开展了多层次的统战工作,在重庆会见了各界人士达一百多人,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甚至是国民党开明人士的支持,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向空前的高度和广度,为重庆谈判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
红岩联线收藏了一本由时任国民政府宪兵司令部司令张镇派人记录的《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详细地记录了毛泽东在渝每天详细的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谈判期间极为繁忙,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
位于重庆市上清寺的特园是抗战时期重庆知名人士、社会贤达的民主运动大本营,被誉为“民主之家”。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人士会见,共商国是。毛泽东说,今天我们聚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
1945年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在桂园客厅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同时,国共双方同意:召开有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出席、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的政治协商会议。
朱军表示,重庆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了民心,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对战后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重庆,桂园、周公馆所在的曾家岩和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被称为“红色三岩”。朱军说,“红色三岩”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一盏明灯,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的主阵地,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也是重庆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其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重大。
目前,重庆正在整合“红色三岩”革命遗址,依托红岩村、虎头岩建设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的红岩公园,通过实施系列规划建设项目提升红岩精神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