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山东产研院一年内凝聚87个高水平团队
改革政策力度空前
科研机构迎来又一个春天
本报记者 王延斌

    无行政级别,无主管部门,却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不受限于某一种机构形式,享受各种政策红利;既不像事业单位,不像高校,也不像企业,不像科研院所……在山东,这样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有很多。

    这个春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周勇几乎没休息。这位长期关注科技体制改革的资深专家和同事们一起搞了一个深度调研,主题指向了“十三五”期间各类科研机构的改革情况。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他们的调研目标非常典型,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各有独特之处。举例来说,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创新组织和管理机制,短短一年内,凝聚了87个高水平团队,实施了300多项发明专利,孵化了77家高企,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被中科院院士吴一戎评价为“运行的机制在国内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我们对它寄予很高希望”。

    大力度“破四唯”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东农科院)同样因大刀阔斧的改革受到广泛关注,比如“单项成果转化超过千万元,没有一篇论文也可直升正高”,按下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快进键”;40多个主要农产品领域建立了50处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薪聘请18位国内外院士担任“第一所长”,跑出组建专职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加速度”……

    长时间地调研下来,周勇感触颇深:这五年,从中央到地方陆续推出的改革政策力度空前,山东省属科研机构改革正加速驶向“春天里”。

    无论是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还是推动揭榜制落地,解放科研人员,乃至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以新思路、新模式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各级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前进之道,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构建高效科研体系,让科研人员更有信心、有定力

    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高校院所来说,从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改革”二字贯穿始终。他们瞄准问题,对准积弊,在破与立中将科研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学历不达标,也有机会评教授,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教师毕戈华的亲身经历。

    两年前,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5.2亿元的成果转化额创造了全国单项专利许可的新纪录。在山东理工大学创新设置了“成果转化型教授”和“学术特区”制度的背景下,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毕戈华得以突破学历限制,晋升该校“成果转化型教授”。

    这种“不唯学历”的务实做法,契合了山东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内核。

    去年12月24日,在“‘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山东对外发布《关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坚的若干措施》,公布的25条新政被外界视为“条条是干货”。

    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对作出突出贡献、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可按照职称评审“直通车”政策,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对于实现国产化替代,市场份额位居前列的标志性成果,可直接授予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系列政策,使科技人员更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潜心于科研工作。

    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由山东省与中科院、青岛市三方共建,整合了13家涉海科研机构分散的科技力量,成为“打开自家门,开放搞科研”的生动注脚。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拥有先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一直希望向海洋领域拓展。然而,单靠一家单位攻关耐腐蚀、防水、平衡补偿等技术障碍,时间长,风险高。该需求传递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13家共建单位,各领域科研团队迅速协同攻关,问题迎刃而解。

    山东是科技大省,但还不是科技强省,由大到强,需要改革产生动力,需要改革搭建桥梁。

    “该改的坚决改,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同步推行首席专家‘组阁制’,‘改’出科技攻关新动力。”这是去年,山东省“科教改革攻坚行动”提出的具体要求。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对全省科技系统提出:要以科教改革攻坚行动为动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坚定产学研用一体化,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院所制度,把科研的触角伸向企业和县区市

    “科研院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让科研人员看到前景。把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作为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扩展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把科研触角伸向企业和县市区。”

    在调研之后,周勇的这句话概括出山东省属科研院所的改革期待。而山东农科院的改革,是在宽松政策刺激下,省属科研院所改革按下“加速键”的缩影。

    菏泽牡丹的特点是花大、色艳、型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基地,菏泽拥有近1300个栽培品种。但标准化种植技术不高、缺乏科技支撑、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山东省农科院(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设立便是答案。

    “通过建设产研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当地产业存在的堵点难点开展研究,边研究边推广,边创新边转化,重点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山东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的这句话透露出上述平台的设立初衷。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东农科院已联合包括19家县市区人民政府、54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省内外90余家单位,在全省共同建设了50个产研院,涵盖包括寿光蔬菜、金乡大蒜、日照绿茶等13个农业产业在内的40多个农产品种类。

    专家认为,山东农科院利用自研力量和外部资金输出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探出了科研院所改革的经验。这种经验,还包括其在“破四唯”上的大动作。

    “院属单位年度考核,转化绩效突出、取得重大业绩的实行‘一票肯定’,不搞平均主义、求全责备!”这是去年,李长胜向全体院属单位和科研人员作出的承诺。如何破“四唯”?该院推出“接地气、有标准、重贡献”的十条意见。

    按照该意见,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奖励;同时,意见以科技成果产生的影响、实际贡献和应用效果为评价导向,对标志性成果“一票肯定”,建立岗位竞聘绿色通道,“无论从事科研创新、推广转化、基层服务,都能从中找到目标”。此外,该院还组建专职科技成果转化队伍,面向社会引入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

    种种努力,提升了山东农科院在全省的科研服务显示度,把科技的翅膀插到农业企业上、插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上。

    吸纳关键人才、技术,助力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

    无行政级别,无主管部门,却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不受限于某一种机构形式,享受各种政策红利;既不像事业单位,不像高校,也不像企业,不像科研院所……人们对这种新型研发机构有一个称呼——“四不像”单位。

    在山东,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有很多。诺奖得主丁肇中担任名誉院长的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是代表,由政府、企业共建的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也是代表。此外,政府自建型、院校与政府共建型、企业与政府共建型、院校与企业共建型、企业自建型、院校自建型,这6类新型研发机构都能在这里找到现实案例。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既有横向经费,也有纵向资金;管理权限独立,普遍实施理事会决策下的院(所)长负责制,“投管分离”,拥有独立决策权和管理权;在人员编制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市场化的内部薪酬分配体制。

    这些新特点,使其在开展周期较长的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等方面独具优势。

    济南市科技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新型研发机构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

    比如,山东工研院柔性引进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等逾50人,短时间内便签约30个转化落地项目,爆发力十足;济南科金投资有限公司挂牌科技型企业产股权及高校专利成果项目129宗,成交金额合计20.92亿元,在孵科创企业28家,入孵项目总估值超过15亿元……

    在济南,不断涌现的新型研发机构犹如“强磁场”,将“最强大脑”、核心技术、关键产业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

    正是看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魅力,山东省下定决心推动其成长。今年1月份,山东出台若干措施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其中,“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引发热议。

    聚焦科技创新需求,激励与约束并举,调动社会各方参与……一系列推进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探索,正在助力山东进一步盘活创新资源,使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

    下一步,山东省还将继续以“啃硬骨头”和“钉钉子”精神,瞄准当前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让新型科研院所迸发出新的生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