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
像往常一样,2月18日一早,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就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病房和工地。
尽管是春节假期,蔡秀军也没闲着,一直在家与医院之间穿梭。假期人员流动大,疫情防控更是不能有丝毫松懈。
事实上,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流行时,作为一家医院的“掌门人”,蔡秀军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构建平常用得着,应急也能上的医疗资源和人才。打造“平战结合”病房的想法,从那时开始萌发。
恰好,当时浙大邵逸夫医院总部正在建设五期工程,蔡秀军就在这座正在拔地而起的五期工程项目里,尝试着把他的创新想法变成现实。医院五期建筑内规划有400张床位,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只需在每个楼层加装一扇门即可达到符合“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房要求,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战结合”。
一旦战“疫”打响,合起这道门,普通病房就能快速切换成传染病房,相关病区马上进入隔离状态,时刻应对不时之需;没有重大疫情时,医院相关单元仍然各司其职。“战时床位供不应求、平时资源无辜浪费”的尴尬局面,就通过这扇门被巧妙转化成了“平战双赢”的理想模式,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通过医院的创新实践经验,蔡秀军提炼总结出参政建言的要点。2020年7月,蔡秀军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协商议政。在会上,他结合邵逸夫医院“平战结合”病房的创新实践,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医疗建筑物审批过程中,可参照邵逸夫医院“平战结合”病房的要求进行设计。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应有忧患意识,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重大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他的观点,得到了在场全国政协委员们的一致认可。
长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蔡秀军对医疗民生领域及改革发展方面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格外关注。每年他在全国两会递交的提案建议几乎都与医疗民生和改革发展有关,旨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疗机构逐步实现医疗文书的电子化,但电子病历系统存在书写不统一、可追溯性差等问题;电子病历由各家医院分别管理和保存,患者获得本人医疗记录和看病诊断历史数据不便捷、无法界定责任问题也饱受诟病。
1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上线区块链医疗应用,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文书与科研数据领域的应用场景。
“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电子病历管理数据安全、流程管理和司法认可的难题,也让患者本人成为个人医疗文书的真正掌控者。”蔡秀军说,医疗文书“上链”,可以从技术上倒逼医生提高书写病历文书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客观性,推动医疗行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保护患者隐私,增强患者使用医疗数据的自主性,推动实现居民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医疗的去中心化。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今年两会,蔡秀军将围绕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服务和管理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声,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持续改革。能把邵逸夫医院的创新实践经验提炼出来,通过全国两会履职建言,进一步向全国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这让他颇为欣慰。
在蔡秀军看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重托在身、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必须多献发展之策、多办务实之事、多为利民之举。”蔡秀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