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
从手表机芯到“中国天眼”,其中都有他的手艺活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阮彬彬

    匠心追梦人

    今年是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润)工模中心副主任、高级技师林玉登当模具钳工的第26个年头,小到手表机芯,大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国天眼”,这上面都有他的手艺活。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设备如何升级换代,工人都不能丢了老手艺,要做出好产品,都需要沉下心来,一点点打磨、调整。”林玉登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前不久,林玉登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还未来得及和家人分享这份喜悦,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跟0.01毫米“死磕”

    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这张图片的诞生离不开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而这架巨型望远镜上的1.9万多根桁架结构轴,就出自林玉登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之手。

    “每根结构轴的尺寸都不同,其精度要达到0.01毫米。”起初,林玉登和团队成员满怀信心。然而,他们按照设计图做了多次试验,结果做出来却都是废品,这让他们备受打击。当时,厂里很多人都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模具看似不大,但要把它做好,非下一番功夫不可。这项手艺活儿里蕴含着数不尽的细节与规则,有的时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差一点不成。”为了达到标准,林玉登和团队成员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对工艺进行调整并取得了成功。

    事后有人问林玉登成功的秘诀,他笑道,就是沉下心来,像以前的老师傅一样,一丝一毫地微调。

    林玉登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精密制造的世界里,林玉登一直在迎接挑战。

    2012年,林玉登带领团队成员在1个月内试验了18次,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CH31计时跑秒机芯模具,打破了日本精工、西铁城等行业巨头在该项技术上的垄断;在林玉登团队的技术攻关下,上润生产的智能显示控制仪,多次被应用到火箭燃料加注系统中,助力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用这些模具生产出来的零件,大不过巴掌,小不及米粒,要想看清它们的纹路,得借助显微镜。但在林玉登心中,它们并不小,而且很重,每个零件里都注满了他的心血。

    26年写了50余本工作笔记

    首次接触模具时,林玉登还不满14岁。彼时,他听村里的同乡说“当钳工有前途”,就挤上了开往省城的班车,去堂弟当学徒的工厂参观,车间里的老师傅现场给他车了一枚戒指。

    “透过那枚戒指,我看到了机床里蕴含的生命力,热腾腾的。”从那时起,林玉登就下定决心要学好这门手艺。

    1994年,他从三明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润,成为一名模具工。

    那段时间,林玉登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地看书、练习,跟着师傅在钳工台上学习锯切、錾削……即使忙到凌晨,他也不忘及时记录、总结。“这一记,就是26年,用完了50多个笔记本。”林玉登笑言。

    出师时,林玉登已能熟练加工如发丝般粗细的零件,还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为了确保测量精度,使用游标卡尺前,他会将尺面和量爪上的灰尘、油污擦拭干净,仔细检查卡尺零点位置,以及游标零刻度线是否对准。移动游标时,他总是轻柔缓慢,以减少对机器的磨损。

    随着新装备和新生产线的入驻,车间里进口的电子千分尺、模具投影仪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毫米,而游标卡尺所能达到的精度极限只有0.02毫米。但26年来,林玉登在车间里还是会时不时用卡尺测量模具不同位置的数据,一天下来他测量的数据最多超过300个。

    “老手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在林玉登看来,不管是老机器还是新机器,测量精度的提升,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工艺的积累。

    如今,林玉登一有时间就到各职业技术学校里“客串”讲师,将自己的经验与技术传授给更多人。此外,他还成立了“林玉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为公司培养了20多名核心技术骨干,充实后备力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