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上合青岛峰会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奏响携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近3年来,青岛举全市之力落实“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放大上合青岛峰会效应,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青岛市市南区,作为上合青岛峰会的举办所在城区,抢抓机遇,正乘上合之风,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新路径。
上升国家战略,共建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
2020年12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在青岛市市南区正式启用。这个代表国家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多边合作平台,是国内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诸多特色为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中心”围绕科技引领,文化交流,经贸往来,通过整合资源,搭建渠道,建立体系,建设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平台,逐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平台,建成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经贸广泛交流平台;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提供法律、审计、签证、生活等全方位配套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国际创新合作能力、产业跨国经营竞争能力、产品国际市场销售能力”,形成省、市、区联动,多部门赋能的分布式创新协作生态体系。
在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着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落地青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拓展合作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技术转移,以上下游链条合作的生态。支持科学家、科研机构、产业界之间增进交流,积极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共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期待成员国积极参与中心的建设,携手共建更加广泛和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坚持开放合作理念,与各方共筑符合国际规则,兼顾各方利益的平台运行机制、管理流程和服务的模式,推动成员国科技、人才、产业、文化交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心”建设的初心是通过技术供需对接,实现科技引领经贸往来,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中心”的设立将极大发挥青岛市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的作用,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展示全球先进技术、对接全球高端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平台,对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转移服务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是国家平台中的更高层次国际创新平台。在这样一种机制下,中心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就是基于上合组织为基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从高度上来讲,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是一个以城市命名的技术转移中心,基于上合却不局限于上合。一个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尤为重要,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就发挥了这样一种作用,在我国与上合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意义将逐步显现。
抢抓机遇,“引进”与“输出”同步走
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上合国家具有人口基数大和市场潜力大的特点。第一个数据是青年人口数量。在上合国家中,15岁到24岁的青年人数超过了8亿,占据世界青年人口数量的2/3;第二个数据是上合国家的地域和人口数量,上合国家人口比重占世界人口数量的45%,地域面积是整个欧亚大陆的60%。从地缘上来看,它极具资源潜力;第三个数据是上合国家的GDP,全部GDP加起来占全球的22.5%。有公开数据显示,到2025年,上合国家的GDP预计会达到全世界GDP的38%—40%。这部分增量市场,就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好机遇。
据介绍,上合组织将欧亚大陆近60%的领土和世界一半的人口团结在一起。当下,加强科技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
为此,中心通过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整合国内外资源相互协作,满足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诉求,立足国内,逐步向四个方向精准发力,北线通过“中心”优势巩固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度合作,西线积极承建中东欧“16+1”国际合作体系,东线以中日韩自贸区为基础瞄准东北亚五国发力,南线推动共享机制联合东盟十国协同发展,以此形成“一带一路”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而在整体框架上,“中心”采用一个总部中心(中国青岛)、N个境外协同中心(上合组织国家主要城市)的“1+N”体系进行架构设计。总部中心采用“上合创新区+上合产业区”的双核驱动模式,定位互补;协同中心依托总部中心工作基础,逐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设立,通过标准化运行机制、管理流程和服务模式,实现多边合作中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使用,逐步打造新型国际协作网络。
创新机制,实现“自我造血”
如何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化?是青岛当下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的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主要面向我国内部市场,且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机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从设计之初就确定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专业的技术转移公司运营。市南区从实际运营过程中,市场化运营具备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是面向国际的技术转移中心,需要经常开展国际性的交流、考察、投资,仅这一个方面,市场化公司更加方便灵活。
中心的特点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自我造血”。“中心”前期由政府进行资金支持,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优质项目参股入股、企业海外拓展综合服务、产品海外销售佣金等盈利模式,最终实现自负盈亏,自我“供血”,保障可持续发展,打造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公正透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利用政府引导,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形成独立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转。国际间的技术创新合作需要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在市场中找到需求点,从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到2022年,“中心”各项功能和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渐完善,每年建成1—3个境外协同中心;聚焦10个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注的产业,深度服务1000家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500项创新合作,实现技术转移百项,带动3000人围绕平台开展相关业务,实现累计百亿元相关营业收入。
到2025年,“中心”国际协作网络逐渐成熟,国际合作影响力不断深化。深度服务30个国别或地区,建立30个双、多边民间对话通道或协同中心,实现2000家企业的国际合作,对接10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实现技术转移500项,拉动提升相关产业产值千亿元。
“软硬”兼备,当仁不让
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的召开,让青岛在国际舞台有了更响亮的名字。回到2020年,历史为何又一次选择市南?
建置120余年的市南区,自很久以前便以区域优势在政治、商贸、旅游、居住等领域位居统领地位。上合组织峰会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两次选择市南,一方面得益于它独特区位优势造就的无二气质,另一方面缘于市南区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时尚开放的国际化视野。
对于占青岛市最小土地面积,却贡献了全市10%的GDP的市南区来说,过去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搭建,在为青岛市提供新机遇同时,也将是市南区经济发展再创新高度的“利器”。
本质上讲,科学技术的转移转化就是科技工作的主线。市南区科技工作始终要围绕这条主线来做,涉及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必须要搭建一个体系。
其实早在2017年,市南区就作为青岛技术市场市南分场,借助市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高度的对外开放,面向国际一些技术开展转移转化的工作。
目前,市南区拥有国家技术转移机构2个、青岛市级技术转移机构25个。市南区在全市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7%和19.7%。不仅科技实力在全市排名靠前,对于服务业有着高度集聚要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来说,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多年保持在90%以上的市南区。
青岛市及市南区对“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市区两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今年,市区两级已投入3000余万元支持“中心”建设。
聚企业、设基金、联院校、引人才、建网站、统服务……市南区将促进总部中心与境外协同中心高效有序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在前期运作模式上,市南区将筹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5亿元,首期2亿元,主要用于投资落户“中心”的上合组织国家创业项目及配套服务项目。“中心”设上合组织科技孵化器,目前,已有序推进俄罗斯白桦树聚戊烯醇提取与深加工、乌兹别克斯坦汗血宝马培育与繁殖、塔吉克斯坦电子商务平台、巴基斯坦舰船模拟驾驶平台等一系列科技产业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李倚慰 滕媛)
(数据来源:青岛市市南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