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7日 星期四
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来了
力促城、郊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本报记者 矫 阳

    热点追踪

    2020年12月28日,国家铁路局组织中国铁建铁四院(以下简称铁四院)主编的铁道行业标准《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发布,将从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市域(郊)铁路领域行业标准,对规范和引领市域(郊)铁路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进都市圈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家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域(郊)铁路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等多个指导意见,市域(郊)铁路发展逐步提升至国家交通战略发展层次。”铁四院线站院副总工程师石建文说,在此背景下,我国多个城市开始市域(郊)铁路建设,但功能定位把握不准、建设标准不统一、车辆装备不统型等问题,给设计、审查、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等部门制定了《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强制性行业标准。

    为什么不能用铁路现有标准建市域铁路?

    “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含高铁)、地铁属于3种不同功能定位的轨道交通系统,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石建文说,

    市域(郊)铁路主要服务于都市圈、城市市域范围,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及组团内部的通勤客流为主,距离一般在50—100公里;城际铁路则主要服务于城市群,侧重于城市间长距离商务、探亲、旅游等客流,范围一般在100公里—300公里;地铁主要解决城市内部交通问题,服务范围在50公里以内。

    石建文解释说,相对于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客流早晚高峰更明显,采用公交化运输组织方式、行车密度更大、站间距较小(平均站间距在3千米左右),设计时速100公里—160公里之间;与地铁相比,市域(郊)铁路站间距更大,设计速度及运营速度更高,既可组织“站站停”,也可组织“快慢车”运行,满足乘客不同距离快速通勤需要。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国内首条新建市域铁路是在建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线路全长68.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设站9座,与国铁网络互联互通,串联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虹桥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东站“两场三站”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实现虹桥枢纽与浦东枢纽的快速互联互通。“从上海出发的乘客,未来可选择市域线上的相应站点,直接乘坐国铁去往外省市。”石建文说。

    据介绍,《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编制,遵循了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系统思维、经济适用和简化统一编制原则,并采取多种具体措施提升服务品质和乘客体验。“比如,从‘四网融合’角度出发,《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提出市域(郊)铁路根据其功能定位,既可独立运行,也可根据需求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行,减少换乘。”石建文说。

    国家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160公里/小时的标准轨距、交/直流电力牵引的市域(郊)铁路适用于新建交流、直流和双流供电制式的市域(郊)铁路设计,同时也适用于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项目。

    据悉,未来五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区域计划新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约1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形成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骨架网络,形成城市群1—2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