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杨文生 常森 记者过国忠)2020年12月23日,一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研讨会在江苏理工学院举行。来自江苏理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嘉兴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单位的60多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怎样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如何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在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志宇看来,在工匠精神培育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利用安排专门课程、明确学时学分、开辟专题教育、组织现场观摩、畅通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工匠精神是优秀工匠所具有的职业精神。制造业的振兴需要工匠精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工匠精神,国家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经济动能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优良制造的灵魂,更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关键所在。”嘉兴学院教授李华说,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发扬自身的工匠精神,并产生示范效应,提升教育的实效。
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建石研究员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将人才、科技、智力等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学校应尽的职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之中,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