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高考结束,长沙市第一中学高考考生罗子欣(右)冲出考点大门后以“一字马”姿态跃起。她和小伙伴们早就约好,要以一个特殊的方式纪念高中生活结束。新华社发(辜鹏博摄) |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上海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录制2020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图为8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孙悦在录制新学期的高中语文课程。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
4月24日,17名西藏大学医学院2015级医学生顺利结束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为期48周的临床实习。图为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左一)献哈达。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
近年来,“武术之乡”河北省沧州市教育、体育部门对体育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和技术指导,持续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图为11月19日沧州青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盘古王拳。新华社记者 王民摄 |
9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7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新生在该校新投入使用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参加活动。图为研究生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合唱《歌唱祖国》。 新华社记者 邵瑞摄 |
本报记者 张盖伦
2020年,是一个本身就具有浓重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它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十年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截止之年。
回顾2020年的教育界,“破五唯”是从年初贯穿年尾的关键词。另一个恒久的主题,就是“育人”。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提升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是每个时代的教育都要坚守的使命。
停课不停学
带来一场在线教育大考
谁也不会想到,在线教育以这种方式迎来了大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
2月,“停课不停学”工作启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通过电视空中课堂保障没有网络或网速较慢地区学生的居家学习;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我国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为世界各国在线教学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段特殊的教学体验,不仅仅是应急之举。在“新鲜感”过后,它成为“新常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把它称作疫情期间的“学习革命”。他发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人兴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人兴奋,教学管理的精准性让人兴奋。
学校正常开学后,在线教学依然可以和课堂教学并行。而从在线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技术方法,包括内容和标准,评价和范式,都会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生动实践,将沉淀、升华成重要经验,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催化剂。
保障学生就业
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
24365,是很多2020届高校毕业生熟悉的一串数字。
它是教育部2月28日启动的校园招聘服务活动的代称,意思是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2020年,对870万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就业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复杂。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升学扩招、渠道开拓、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全力推动,为毕业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从5月初到8月中旬,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单位共同开展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推出10项具体举措。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9月初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他表示,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教育部会与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使劳动教育评价“硬”起来
它来了,说了多年的劳动教育动真格了。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重在落实。《意见》指出,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使劳动教育评价“硬”起来。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表示,如今在教育内外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对劳动的育人价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学生、教师、家长积极支持劳动教育的氛围正在形成。
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担起培育创新人才重任
5月,教育部启动了未来技术学院的试点建设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建设指南》聚焦的是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推动整体实力强、专业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进行建设。
《建设指南》计划通过4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
未来技术学院怎么建?《建设指南》提出了六大坚持:坚持中国特色,坚持面向未来,坚持交叉融合,坚持科教结合,坚持学生中心,坚持开放创新。
它需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它需要高校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生引进优质师资力量。
冠以未来之名,未来技术学院背负着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任务。
推迟一个月的“新高考”
要探索多元录取机制
7月7日,被推迟一个月的全国高考拉开帷幕。1071万考生,步入考场。
2020届高中毕业生,在回顾自己这波澜起伏的高考历程时,心情有些复杂。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性活动。而高考延期到7月,也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延期。
特殊的不仅仅是延期。北京、海南、山东和天津的考生,也第一次迎来了他们的“新高考”。
自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综合改革,被评价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高考之新,在于选择性——取消文理分科,设置多元化的科目组合。“新高考”还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20年,还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36所A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了这一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其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
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大国。
研究生教育,已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临新任务。
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7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传达指示批示并发表重要讲话。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整个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
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才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争得一流。
9月,《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从6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关键改革举措,为了落实意见,还推出了“十大专项行动”。
创新发展医学教育
打造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138所高校371家附属医院,1.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医学教育培养的大量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抗疫大考中表现优异。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解读《指导意见》时强调,将医学教育的定位从大民生、小学科转变为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
《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我国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出炉
新中国第一份相关改革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对于教育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也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总体方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任务协同推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斌柏表示,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必须整体发力、上下衔接、左右配套、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加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以期取得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教育评价的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突出了统筹兼顾。
体育美育走进中高考
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在2020年底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从2021年起,大部分地区的体育中考分值会增加。
体育、美育和劳动,传统观念里并不重要的几门科目,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存在感。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两份高规格文件,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对体育和美育提出明确要求,也为体育和美育的评价体系建设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王登峰说,要不断总结体育中考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美育已经全面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王登峰说,到目前为止,已有9个省开始美育中考试点改革,分值一般是在10到30分之间。
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教育部门反复强调,要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让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真正意识到体育和美育对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
回归人才评价的“初心”
争“帽子”,拼“头衔”,可以休矣。
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可谓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
“帽子”,也就是各类人才称号。高校人才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些时候,也出现了“唯帽子”“抢帽子”的怪象。这纸文件,想淡化“帽子”、破除功利、突出职责、强化责任,推动人才计划回归初心和本位。
怎么看人才称号?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直言,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不能将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朱旭东认为,这份文件对于树立正确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荣誉性本质,破除“唯帽子”倾向,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具有重大的价值重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