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一种全新体制的探索。与其他国家公园有别,总面积12.31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地区,有17211户牧户、61588人栖居在此,他们依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
牧民是草原的主人,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主体。在三江源实施全方位生态保护,要全面实施草原奖补政策,落实限牧、禁牧要求,本不富裕的牧民该如何谋生?园区面积大、海拔高、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管护难度大,人员不足怎么办?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启动之初,主管部门想到良策——设立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使17211名牧民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如今,牧民们正在从利用者转变为家园守护者,身体力行守护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一户一岗”也成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让更多牧民获得参与感
12月的雪,将广袤三江源妆点为银色世界。生态管护员文校和队友们骑上摩托车,在长江源头曲麻莱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巡护工作。文校守护的“家园”就是曲麻莱县约改镇岗当村。岗当村平均海拔4500米,人口仅有1630余人,境内有雪豹、白唇鹿、马麝等20余种野生动物。
49岁的文校是岗当村生态管护队长。自2016年起,14名巡护员每年每人有了两万多元收入。这笔收入,来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创新设置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赫万成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第一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护要求,将原有草原、湿地、林地等管护岗位统一归并为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第二步,在园区4县各选择1个村,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增补生态管护员,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试点示范,并逐步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面实现园区牧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共聘用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年补助资金达3.72亿元,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
“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的设立,使管护的网络覆盖到辖区每个地方。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让更多的牧民参与进来、得到实惠,保护了广大牧民世代生存的家园,群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明显提高。”赫万成说。
“生态管护+”管理模式创新机制
每个月巡护,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民嘎玛曲卓都要与同为生态管护员的父母返回故乡,深入长江源沱沱河腹地。“对草原设施、环境卫生进行监管,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标了要清点核实,碰到盗采盗猎等违法行为立即制止上报。”嘎玛曲卓一家每次进山巡护,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星期。“虽然辛苦,但那片山山水水不仅是我的家园,也是全国人民的家园。”
让生态管护员参与到国家公园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中,促进生态管护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融合,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当中打通的另一个“痛点”。
赫万成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在网格内进一步创新生态管护员发挥作用的机制,拓展网格功能,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构建了“生态管护+基层党建+精准脱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六位一体的生态管护模式,把生态管护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建立生态管护“542”模式,把生态管护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了社、组、户。长江源园区治多管理处建立“民兵+生态管护员”模式,将生态管护员全部纳入民兵编组。澜沧江源园区则创新建立了以管护员为主体的生态监测队,搜集获得了多个珍稀动物繁衍生息的宝贵资料,为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现今,“一人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全家参与生态保护”的新风正在国家公园兴起。国际合作交流中业界专家这样评价:“让世代居住在试点区内的牧民成为国家公园生态管护的主体,这是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