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累计全国推广3999.2万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66亿元;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了土壤、果树、蔬菜、农学、食用菌、水产和园林7个团队入驻……在山东东营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800万亩重盐碱地上,青岛农业大学用科技、人才和智力的“及时雨”,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绘出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表示,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学校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校地共建研究院,为地方注入更多人才、科技资源,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和黄三角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扶贫“农大模式”
毛坨村,曾是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有名的贫困村,地碱、水咸、干旱,6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
为改变这片土地,早在2008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协议,开启一场荒地上从无到有的“耕耘”。为落实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农大在东营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与利津县政府签订校地共建服务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
十年来,青岛农大探索出一条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农村”的可行路径和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扶贫新模式“毛坨模式”,成为我国农业高校深度服务地方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
“从专家试验站、工作站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再到乡村振兴研究院,从校地合作到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从贫困村利津县到辐射东营市,学校在盐碱地开创的科技扶贫‘农大模式’,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说。
黄三角迎来科技“及时雨”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在黄三角工作了7年。”谈起带领团队进驻毛坨村,王晶珊教授万分感慨。这些年,王晶珊团队开展了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进驻东营市,在黄三角建立核心示范区11处,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已为当地累计改造盐碱地23万亩,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要输血,更要造血。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实施“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的“三培训”工程,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1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
校地合作融入新发展格局
从今年3月起,选派到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的专职人员全面到位,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到5月,由黄三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青岛农大联合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全部完成,为“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该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入了新一轮服务黄三角高质量发展阶段。该校科技处主要负责人赵龙刚介绍,目前,研究院已在现有1000亩试验基地上规划建设盐碱地草畜一体化智慧草牧场和盐碱地特种植物品种筛选园、盐碱地果树种质资源创制区、农作物繁育与绿色生产区、生态与提质增效区、设施农业区、生态林业多维度高效利用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区、智慧农机展示区“一场、一园、七区”9个板块,组织16支科研团队、50余名教师入驻并开展实验示范,种植牧草、农作物、果树、花卉等3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