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才林
直到现在,回想起与总书记的“三次握手”,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王法宏仍然难掩激动:“进门的时候握了一次,后来与农民视频连线问诊又握了一次。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总书记出门后又回过头来问,一年能够在田间待多长时间?当听到我有约一半的时间在生产一线服务的回答后,总书记又与我握了一次手。”
王法宏说:“这一次握得格外有力。”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并召开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作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指示。
自此之后,“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成了全国农业科技战线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尤其是对山东省农科院来说,如何写好“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一命题文章,成为该院上上下下的最高使命。
七年来,他们向改革要动力,相继推出各项重磅措施,让“山东农业科技展翅腾飞”。
他们牵头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率先出台破除“四唯”十条意见,“零论文”亦可升正高,“成果转化同样是主责主业”;首创“第一所长”制度,18名国内外院士成为“第一所长”,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发力;赋予团队首席专家“五权”,创立了60个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说:“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把乡村需求请进来,让农科人员走出去,通过改革推动、创新引领,如今我们可以自信地向总书记汇报,‘您在视察时牵挂关心的诸多农科事,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承诺,既一诺千金,也石破天惊
立冬之后,王法宏更忙了。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他正准备赶往一线。对这位“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来说,一边醉心于小麦栽培科研,一边到田间地头为百姓服务是他的工作常态。
粗略算来,他每年直接服务一线的时间超过了2/3,每年为农民讲课超60场。
得益于我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由山东省农科院牵头实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通过改革传统农科管理模式、科研模式和考评模式,让科研人员“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
很多人还记得3个月前,李长胜向全院科研人员作出承诺:“单项成果转化超过千万元,没有一篇论文也可直升正高!院属单位年度考核,转化绩效突出、取得重大业绩的实行‘一票肯定’,不搞平均主义、求全责备!”
这一承诺,既一诺千金,也石破天惊。在此思路下,一系列重磅文件出台,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向“四唯”开刀。
按照意见,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奖励;同时,以科技成果产生的影响、实际贡献和应用效果为评价导向,对标志性成果“一票肯定”,建立岗位竞聘绿色通道,“无论从事科研创新、推广转化、基层服务,都能从中找到目标。”
即使已到78岁高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仍然闲不住。长期以来,小麦品种很难做到既高产又优质。但实践证明,他们团队研制的“济麦44”在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
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说:“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瞄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始终把主粮作物科技研发和推广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各类人财物资源,研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产业出题,农科团队解答,一线难题成科研课题
“这个技术贵不贵?老百姓都能用吗?”“你们这些年跟寿光蔬菜有合作吗?”……在参观山东省农科院智能温室的过程中,总书记的问题专业、细致。
这让王淑芬研究员感慨良多:“总书记对产业非常了解,他关注新技术的推广、节本增效、高品质和老百姓的餐桌等问题。在农业科技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强调,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
矛盾导向,一直是山东省农科院的科研坚守。
还是四月份,“山东省农科院(寿光)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首批十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山东省农科院成立。此举拉开了该院以新型科研平台形式服务山东重点产业,打通堵点难点的序幕。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这陆陆续续成立的60个产研院,其问题导向明确,即“企业出题,科研团队解答,确保创新链真正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体现其实用性。”
实际上,整合产业资源,瞄准产业瓶颈,以优质安全为导向,已成为该院的“科研准则”。
比如,他们建成国内品种最全、工厂化繁育技术最先进的天敌与授粉昆虫研发中心;首创的工厂化农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育出“鲁丽苹果”“鲁西黑头羊”等以优质好吃为导向的新品种,重点推广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苹果“免套袋”省力化栽培等一批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
改革让这所百年大院焕发了活力。一个月前,该院举办了首届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两个多小时,24项成果全部拍出,溢价率达1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