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补短板 抓落实 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卫英慧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视察时强调,要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要按照应用导向的要求,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山西正在凝心聚力补短板,扑下身子抓落实,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山西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刻不容缓

    山西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与转型综改和高质量发展,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态势,还存在不相适应的“短板”:一是创新主体偏少,企业创新活力不够;二是创新平台偏少,研发能力偏弱;三是研发投入不足,科研条件亟待改善;四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领军人物、高端人才奇缺;五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供给不足。这些差距和不足,表面看是山西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山西创新生态的差距。

    目前,山西已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战区”决策体制,其办公室设在科技厅,作为山西省创新生态建设的“中枢”“智囊团”“参谋部”。

    构建一流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

    山西正在筹划建设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发挥省内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争新建1—2个大科学装置、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推动省级实验室体系优化重组,对全省现有的103个实验室、1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组织考核,进一步构建完善山西省实验室体系。

    推动“创新为上”战略落地,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大企业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从有到强”;中小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携手合作或配套协作,积极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完成“从无到有”;各创新领军企业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方式,带动本行业内企业加快开展创新活动。

    山西已连续开展两轮“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三五”初期的720家,目前达到3000家以上。

    推动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

    山西围绕打造创新生态的需求,率先从省科技厅开始实施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试点。

    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山西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施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科技项目专员;科研选题坚持“四个面向”,与全省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紧密结合;瞄准“四个需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征集、专家咨询论证、产学研用一体化贯通、“揭榜挂帅”撬动创新资源、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和动态调整、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评价等六大机制,形成从项目需求来源征集到科研成果转化完整的科研攻关链条;以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数量不变为前提,新设立产业科技处室,聚焦全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行从需求征集—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的一条龙全过程跟踪服务。

    聚焦新突破,落实重点工作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是山西省委落实“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今年先后召开的山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和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会议,对全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作了系统部署,设定了“一年架梁立柱,三年点上突破,五年基本成型”的实施步骤和具体任务。

    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111”创新工程。在信创、半导体、大数据等领域重点谋划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全部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开展;把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作为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的“硬核”任务,力争用两年时间,将与产业紧密相关的研发机构全部改制成新型研发机构,2021年先行认定100家。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技术经纪人队伍和技术交易市场,形成一套具有山西特色、成熟的项目孵化模式。另外,还要抓好省部会商成果落地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把改革作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关键一招,用最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实落地。

    (作者系山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