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在家中向记者讲述他创立“汉字字源”网站的经历。 本报记者 金凤摄 |
本报记者 金 凤
打开手机APP,扫描一张“字源卡”,手机上瞬间显示出这个汉字的AR动画演示图像,将这个汉字的来源、演化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
被网友誉为“汉字叔叔”的美国爷爷理查德·西尔斯,目前正和南京一个团队联袂攻关如何用生动活泼的音视频形象讲述汉字演变的故事。
“汉字叔叔”将汉字之美散播全球的同时,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来自美国的心胸血管外科专家麦克·杰·卡麦克则用近30年的时间,培训、指导中国医生完成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在他的帮助下,该院心脏手术死亡率由50%降至2%以下。
在南京,来自全球的外国人才正在与他们的中国伙伴共同分享前沿技术、专业经验;开放的南京,也敞开怀抱,与各国友人分享发展机遇,澎湃创新活力。
在11月23日—27日的“魅力城市南京行”活动中,记者从南京市科技局获悉,自2018年至今,南京引进的高端外国专家中,有8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外专项目、7人入选江苏省重点人才计划外专项目;3位外国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2位获得江苏省友谊奖,24位获金陵友谊奖。
用AR演绎汉字前世今生
在理查德·西尔斯的家中,打开电脑,一个融合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字源数据库详细诉说着近10万个古代中文字形、6552个最常用的现代汉字的起源故事。
1972年,着迷汉字奥秘的理查德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94年起,他将《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和《续甲骨文编》近10万字的字形陆续输入电脑,8年后,汉字字源网站终于上线。
2011年,经由一位网友的微博推荐,理查德的故事广为人知,网站也被带火,“汉字叔叔”成名了。
2017年,理查德的命运再次迎来转折。那一年,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帅获悉“汉字叔叔”的故事后,向他发出邀请。2年后,在南京市科技局的帮助下,“汉字叔叔”顺利“落地”南京。
“‘汉字叔叔’很想留在中国,而视网么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政策,他可以作为外国高端人才申请最长期限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南京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20年1月,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后,“汉字叔叔”获得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今年春天,他又在南京市科技局的帮助下顺利办理了A类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如今,理查德担任南京市视网么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双方联合开发的字源卡中文版也已经上市。
“有人说我是伟大的外国人,因为我做了那么多分析汉字的工作,其实我只不过是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梦想,那就是汉字。我希望永远留在中国,我觉得中国是我的家。我希望在南京活到老。”理查德说。
医学无国界,30年中外技术接力守护健康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远隔重洋,享誉世界的美国心胸血管外科专家麦克·杰·卡麦克每天一早会出现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南京一院),与医生们一起查房、查看患者的心脏造影、心电图、超声影像等资料。随后,他会进入手术室,随时指导年轻的医生在术中精准主刀。
麦克与南京一院的缘分已经持续了近30年。
南京一院副院长陈鑫,1993年作为该院首批赴美培训的医生,前往美国奥卡拉心脏研究所学习,当时,他就是在麦克的指导下开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技术培训。此后,南京一院先后输送五六十人次的医护人员到该所进修学习。
在麦克的帮助下,南京一院有了一支成熟的心血管外科手术团队,过去十年,尽管重症复杂病人越来越多,但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死亡率2%以下,比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术前危险评分预测的死亡率降低 56.9%。2018 年该院心脏移植数量居全国前十位。
2018年2月,麦克受邀全职来到南京一院任心胸血管外科名誉主任,2019年,他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双方愈加密切的合作 ,也让麦克看到中国团队的专业。“我很欣赏南京一院的团队意识,不仅心外科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密切,他们与麻醉科、心内科 、ICU的合作都很默契。以前是他们来美国学习,现在我来中国也能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并将南京的经验带回到美国救治患者。”麦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