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交出长江大保护靓丽答卷
本报记者 张 晔 金 凤

    深秋时节,江苏南通长江边碧波荡漾,一幅原生态风貌的临江美景展露无遗。

    历史上的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2017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从根本上破解几十年来因工业集聚带来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困。从此,沿江地区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大江大海的生态本底逐渐占领“C位”。

    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江苏省,因长江而兴盛、发展,也曾遭受化工、钢铁围江之困,伴随着江苏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江苏在长江大保护上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啃下硬骨头,重现水韵江苏之美

    何桂英出生在长江边,从小在五山地区长大。她享受着如今江岸的精致婉约,也忍受过昔日岸线的斑驳混乱。

    “早些年,这里又是港务公司,又是码头,装卸集装箱的声音吵得你没个好觉睡。露天堆放着的硫黄,经风一吹,也让人直流眼泪。”何桂英记忆里的五山生态,曾经不堪重负。

    江苏沿江地区一度成为重化工产业的集聚地带。经济活动在支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江苏保护长江生态、焕发母亲河生机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省级部门、沿江八市迅速推进保护母亲河工作。一方面极具魄力地关停低质低效的重化工园区;另一方面在关停搬迁后的沿江区域建立生态带,或者实施“腾笼换鸟”式产业更新升级。

    经过多年努力,南通五山片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018年,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批、南通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山畔嬉江水、江上揽五山”成为南通的生态修复名片。

    践行新理念,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南通也被称为“近代第一城”。浩浩汤汤的长江水不仅哺育了南通人民,也锻造了“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发展精神。

    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著名实业家张謇作为中华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

    如今的江苏,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体系整体推进,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强富美高”画卷上的鲜明底色。

    在南京幕燕滨江片区,曾有400多家化工企业、沙场码头等,而生产排放也使这片地区一度成为南京的重污染源。近年来,幕燕滨江片区积极实行“搬、改、关、转”,引进科技园、文旅等项目,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蝶变。

    “江苏的发展,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群众获得感为立足点;决不能再回到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型增长的轨道。”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坚定地说。

    到去年底,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一个个数字见证一个事实:江苏,已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密集、创新生态最健全的地区之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