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观点热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演愈烈,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这些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颠覆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引发了科技创新的变革,其中,以面向未来、以人为本为特征的分布式创新模式表现得尤为突出。
分布式创新对企业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众多学者对于分布式创新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外学者提出,分布式创新是指在创新过程中以分布的情景实现知识技术及能力在不同部门的分配;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分布式创新是企业内部团队以及合作伙伴通过知识共享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协同创新活动。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我们认为,分布式创新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分散的创新主体利用彼此的知识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在新时期,分布式创新对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企业需求与个体需求两方面来看。
在企业需求方面。首先,因为文化的地理依赖性,导致世界不同地区专精于特定的知识,分布式创新可有效打破知识的地域边界。例如,法国在材料科学方面具有知识优势、德国在汽车制造方面具有知识优势。知识的地区分布性使得企业不能仅仅闭门造车,更应该接触不同地区的知识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所以,在创新过程中,企业试图掌握所有变革的关键技术已变得几乎不可能,分布式创新协作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
其次,分布式创新能够在创新主体的成员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保持好成员之间的良好协同性。传统大型企业中,虽然技术创新的线性模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研发与营销部门之间难以形成高频率的有效沟通。因为企业层层汇报的反馈机制,导致普通员工的创新能力难以被有效激发并融入新一轮技术开发中。通过分布式创新,可以迅速改善这些情况。
最后,不少行业企业独自创新时面临的损失成本较大,风险较高,导致其倾向于保守稳定的发展,不易产生颠覆性的创新,而分布式创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通过分布式创新的方式主动或被动地打破界限壁垒,与外部开展技术合作或协同创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个体需求方面,首先,由于分布式创新可以在协同过程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共享,这样使得个体可以在协同组织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产生创意共鸣,形成多领域融合的创新共同体,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其次,个体为了提升自身效率,摆脱线性创新模式的困扰,倾向于集中目标与分散目标相结合,并行地进行创新开发。分布式创新能够充分满足个体的需求,可以使得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协作平台产生新颖的概念或做出关键决策,从而提升个体协作能力。
三大特性让分布式创新拥有顽强生命力
分布式创新还具有多重特征:开放性、协同性和伸缩性。
首先,要在创新资源日趋分散和创新成果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实现分布式创新,企业要保持其开放性,不仅要从外部吸收创新成果,还要共享不适合自身利用的知识资源,以提高全球科技创新的能力,缩短创新周期,促进知识的良性循环。这体现了分布式创新的开放性。
其次,在新技术和新需求的驱动下,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模式,在实践中需克服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更高程度协同的难题。以三星公司为例,从横向上看,新产品开发需要韩国本部及美国、英国等地多个研发中心协同完成。从纵向上看,产品的需求、设计、验证、制造等不同阶段需要各个部门合作完成,以期达到团队的统一目标。为了实现有效的横向和纵向协作,三星公司需要克服异构部门之间的研发资源共享和协作难题。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开发了Teamcenter集成网络研发平台,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为有效协同提供保障,从而疏通横向与纵向的协同路径。这体现了分布式创新的协同性。
最后,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分布式创新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可扩充的动态进化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异地设立研发中心来面向更多开发者,实现产品的迭代优化,保持企业活跃的生命力。例如维基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料来源网站,全球的访客无需特殊的资格,就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完善。这意味着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文化背景的科普爱好者都可以编辑百科条目。访客不需要担心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会破坏维基百科,因为其他访客会及时提出建议或修正错误。这体现了分布式创新的伸缩性。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研发活动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分布式创新是科技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延伸和发展,随着时代进步,其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重要创新方式。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