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肉牛养殖帮义县农民脱贫摘帽 本报记者 郝晓明摄 |
本报记者 郝晓明
“老韩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年收入不到5000元。2017年,他拿土地入股,又用股金买了4头小牛,‘滚雪球’下来到现在已经有了50多头肉牛,日子眼瞅着是越过越好。这不,两口子喂完牛又下地收秋去了。”11月初,记者来到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台子镇桑土营子村,与村支书韩松林一起走进已经脱贫摘帽的农户老韩家。
院外,是老韩自家的饲料加工小作坊,旁边圈里的50多头牛悠闲地晒着太阳。“按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头牛能卖1.4万元左右,还了贷款还能剩30多万元,经济状况好转,一家老少的心情也都好了起来。”韩松林介绍。
义县是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广“三变”改革,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措施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股份农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告别“土里刨食”,从负债走向富裕
“人多地少,十年九旱,光靠‘土里刨食’再摊上‘大事小情’,就容易造成贫困。”韩松林三言两语道出村里贫困户多的原因。他回忆说,这些年村里也不富裕,2016年村集体资产还是负债累累。
几番考察下来,桑土营子村委会决定集资开办“牛市”。镇政府拿出扶贫专项资金入股“造血”,村民以资产、土地和劳务入股,总投资430万元的辽西活畜交易中心开张运营。
“村里有140户参与到互助社,占总户数的1/3,肉牛存栏量近5000头,年流通量超过3万头,交易额达到2亿元,每月村集体还有10万元左右的市场管理收入。”韩松林介绍,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6万元以上。
2017年,通过资产、土地、劳务等入股的形式,“牛市”和12户村民的劳力、23户村民的土地有机融合,加上村里的114户肉牛养殖户、周边65名肉牛经纪人,成立了由村集体为主导、村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项目为龙头的辽西活畜交易互助合作社。
短短3年,通过“三变”改革,桑土营子村从负债走向了富裕。2019年,互助社带动2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村集体增收40万元,23户土地入股农户获得保底分红3万元。今年,村里养殖户的总体纯收入将突破2000万元。
从“国光”到“寒富”,小苹果走出山沟沟
作为我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义县出产的国光苹果曾在我国果品市场占有优势地位。“随着新品种红富士苹果的上市,国光苹果的市场迅速萎缩,砍树换树,农民舍不得,不砍不换,农民又不增收。”义县副县长王宏说,十多年前,果树品种老化成为制约义县果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了做大做强林果这项主导产业,王宏查阅了近40来年义县气候和水文资料,结合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确定寒富苹果和早金酥梨为义县果业主导树种。
“咱能从一个落后贫困村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这全靠我们的‘科技县长’。”曾任张家堡镇报恩寺村村支书的巩凤龙说。
不好算我的,好了算你的!为了推广新技术,王宏曾与当地果农打赌并亲自上山剪枝、疏果,破除农民传统的修剪观念。那年秋天,王宏摘下的苹果让果农输得心服口服。
建立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示范区,更好地发挥果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在王宏的带领下,全县目前组建专业果树协会3个,专业果树合作社40个,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贫困群众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山沟沟里的小苹果走向了国内外的大市场。
2020年,义县遭遇少有的特大旱灾,全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而全县果业却喜获丰收,农民在大旱之年也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据统计,今年全县水果产量预计突破19.16万吨,产值突破7.5亿元,其中寒富苹果产量预计达到8.4万吨,产值实现3.4亿元。
让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增收产业强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现在,义县239个村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207个,2.8万户农民变为股东,人均年分红4000多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销号,戴了多年的贫困县帽子终于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