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生
如期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给世界经济释放一个重要积极信号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长期从事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职业人士提振了信心。
由于近些年世界形势变化,发达国家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人士把注意力从成本优化逐渐转向供应链合理布局和风险管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外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人员其实还是比较恐慌的:中国能否控制住疫情?能否及时恢复生产而让全球供应链不断链?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在基础设施、产业链、人才、技术工人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许多在中国采购的产品和零部件很难在其他地区找到备份。
笔者在上海工作期间,每年都参加外企采购管理层研讨会,对于探讨中国之外全球采购新热点的讨论总在议题之内,但每年结论都是一致的——全球没有出现可以在一定规模上替代中国的工业供应基地。
不出所料,中国又给世界交出来一份满意的答卷!看到从原料组织、工厂复工、出运组织都能完美有序地进行,很多人都感叹道:“这是中国产业链、基础设施和体系优势的体现。”
当疫情蔓延,全球许多国家的供应链都出现了混乱甚至断供的时候,中国的供应体系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不但按时完成已经承诺的订单,还及时帮助海外客户增加订单,并接纳其他国家和地区供应商不能及时完成的订单。
最突出的当属出口急需抗疫物资。我从事全球采购多年,去过20来个国家和地区,深知这次进博会开幕式上发布的中国防疫物资出口数据,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生产关键民生设备的工厂,由于新冠感染人数太多而又缺乏防疫物资被迫停产。就在他们急需开工的前一天,成功采购到从中国发来的口罩,这家CEO高兴得不得了,还亲自给那个采购人员发了抗疫英雄奖。“是中国供应商让我成了英雄。”那个采购人员感慨地说。
在世界许多地区还处于疫情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中国能够按期举行这次进博会,可以说又给各国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人士对中国长期稳定地供应预期,吃了一颗定心丸。此外,看到中国在关键时刻继续执行开放市场的国策,克服困难持续推动,而不仅是说说而已,更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上,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对于企业非常关键。在这两方面,世界企业都日益依靠供应链上的关键供应商的协作。中国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于自身生产能力,还得益于其市场可以吸引全球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在这里配套,使中国产出的技术与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这次进博会上,众多在中国首发的技术和产品让我们感到,在中国采购可以不断得到融合世界智慧和创新的零部件及技术,如果配套自身企业,可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有些国家通过关税壁垒也许可以暂时保护一下本国企业。但长期来讲,这种保护主义不仅会挡住有竞争力的材料和零部件进入,也会挡住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进入,从而损害本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是政治家的短视行为。我们不看好在这些国家采购的前景。”一位我熟悉的资深欧洲采购经理如是说。
灯塔的光虽然不如太阳辉煌,但可以给在黑暗中前行和迷茫的人们指出方向,并带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的提振。
中国进博会的如期顺利召开以及中国领导核心向世界再次承诺确保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积极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提供空间,给这个时刻的世界带来了最需要的两个因素:“信心”和“方向”。这是我们从事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职业人士非常乐于看到的。
(作者系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专家,曾任上海美国商会董事会董事和供应链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