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产城人深度融合 “国际滨”让人才大展身手
——杭州高新区30年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洪恒飞 辛晶晶 本报记者 江 耘

    门口设有智能道闸、人脸测温和自动应急设备;教室内安装的纳米黑板具备多媒体互动教学功能……10月,由杭州滨江区政府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海康威视幼儿园正式开园。

    由海康威视提供技术支撑,这一“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让孩子“陪爸妈上班”、父母“陪孩子上学”成为现实,折射出杭州高新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活力。

    1990年,杭州高新区成立,2002年,杭州高新区和滨江区合二为一,逐步形成“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融合发展态势,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国际滨”之称已广为人知。

    “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最终依靠人才。杭州高新区建区30年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产城人融合。”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工委书记王敏表示,高新区将持续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提升人才与城市之间的黏性。

    引育并重 形成人才集聚磁场效应

    从煤饼票、粮票等日常用品发放,再到子女就学、配偶随迁,杭州高新区建区之初,种种“后方问题”制约着科研人才落地、大展拳脚。

    旨在为本土院所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杭州高新基地、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相继设立。

    “人才带技术、技术带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其中人才又是第一动力、第一资源。”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周颖菲如是说。

    周颖菲介绍道,2010年,杭州高新区在浙江省率先实施“5050计划”,10年间实施2轮,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创办企业780余家,估值10亿元人民币以上企业8家,主要分布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和软件信息领域。

    截至目前,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9万,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发工程技术型人才,近3年平均每年引进各类人才3万人,其中硕博士占比超过26%。

    服务迭代 数字驱动“重要窗口”建设

    人社、市监等多部门数据高效联通,街道注册企业数、迁入迁出情况通过大屏幕直观呈现……9月底,杭州高新区长河街道亲清驾驶舱上线,作为杭州首个街道亲清驾驶平台,将数字化政务服务下沉到基层。

    建区之初,杭州高新区即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打响了亲清政商关系的品牌,不断调整优化企业服务的体制机制,如今形成了“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新时代服务理念。

    “1.0版时期,企业办事要跑不同的部门,高新区将‘进门一杯茶一张凳’作为标配;2.0版即建设数字政府,设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办理、一证通办。”王敏告诉记者,疫情加快了高新区政务服务的改革步伐,政务服务3.0版已启动建设。

    今年7—8月,杭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窗口从93个减至46个,撤减过半。同时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数字化改革试点,探索“24小时在线、分钟制办理”的无人智能审批新模式。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对浙江提出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王敏说,高新区(滨江)要与时俱进,强化数字服务能力,构建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在“重要窗口”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对标一流 双创环境保持高性价比

    每年从财政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设立产业扶持资金——2004年起,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这点,为区域创新添底色。

    “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城市,高新区对企业创新研发、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一以贯之。”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副局长金文洪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国际背景下,“国际滨”开放合作的脚步不能放缓。

    为此,当地将持续注重为不同企业和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一对一精准服务对接外资企业、外籍人才,让外资企业“用脚投票滨江”。今年1—5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实际利用外资6.41亿美元,提前7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历史同期最高。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区内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人才企业的直投力度,构建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把握创新环境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周颖菲说。

    “要用一流的平台、服务、产业引育一流的人才。”王敏表示,人才用脚投票,取决于一座城市创新创业的性价比,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坚持产城人融合,保持城市的“高性价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