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在科研高地,做高水平成果转化
合工大智能院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本报记者 吴长锋
视觉中国供图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发中心主任胡迪(右一)携团队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尺寸在线检测系统。
受访者供图

    最近几天,来自深圳的汤清安博士异常兴奋,他刚刚拿到入驻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的企业营业执照。“过去一直是自己带几个人搞研发、搞产业化,许多困难和短板很难突破。入驻合工大智能院,这些困扰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了。”汤清安说。

    汤清安从事微型压缩机研发多年,但受限于自身条件,产业化一直没做起来。“这需要多学科配合,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汤清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依托合工大智能院的平台,他将开发出微型压缩机全谱系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有信心做个“单打冠军”。

    疏通堵点,让最关键要素活起来

    “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高校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最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机制。”合工大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建设初衷,是将合肥工业大学的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高水平、高效率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成果转化堵在哪儿?”在张晓安看来,高校有成果、有人才,企业更懂市场经营,但高校成果往往都是跟人走的,人是关键要素。如不能很好地解决科研人员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密切配合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很难真正落地。“不解决好人的问题,成果转化就堵在最后一公里无法继续前行。”

    “在顶层设计上,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机制,来疏通这个堵点。”张晓安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引导学校里拥有核心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

    合肥工业大学运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和学科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学校派出项目团队进行合作。“但这个团队并不是固定的”,张晓安说,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学校科研团队与企业方会进行充分磨合,团队也会做动态调整,直至双方能够密切配合。

    在张晓安看来,这种创新合作模式,能够让产学研用各方相互支撑、目标一致、利益共享。目前,合工大智能院构建了“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等17个高能级产业应用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团队,在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同时,也引导高校科研团队为企业组建“定制版”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撑。

    “我们推行‘双导师制’,学校每年拿出数百名工程硕士名额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从而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也保障了企业高端人才的需求。”张晓安说。

    攻克难点,协同攻关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这款四驱四转向移动机器人底盘上的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都是我们团队自主开发的,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比国外产品更有优势。”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甄圣超告诉记者。

    “入驻合工大智能院两年,公司不仅得到1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解决了技术开发资金难题。还依托合工大智能院引进了两名中国科大的博士。”甄圣超告诉记者,围绕公司发展需求,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驱动控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分领域协同攻关,使产品能够及时迭代更新。

    甄圣超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共有核心全职研发人员31名,每年通过“双导师制”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向公司输送数名研发人员,产品走向国内10余个省市,预计到2023年销售额将突破一个亿,产品也将形成系列化。

    “我们整合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研发团队优势资源共建共享,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有助于开展跨学科、跨方向的协同攻关,同时也解决了孵化企业搭建研发平台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需求难题。”张晓安说,目前,合工大智能院搭建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验检验检测中心”就集聚科研人员超过60人,其中不乏行业领域里的知名学者等高端人才。

    解决痛点,专项资金保障成果落地

    “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进入市场难、引入人才难,这些难点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工大智能院院长刘志峰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探索建立了26项适应大学科技园特点的制度,在“标准化+定制化”“普惠服务+增值服务”的分类分阶段、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孵化模式下,助力企业攻克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难点。

    2015年,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教授夏娜带着自己的团队和研发成果入驻合工大智能院,并成立了合肥星北航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北航测)。合工大智能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占有星北航测8%的股份。起步之初,夏娜团队便获得合工大智能院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联合开展“水质监测自主航行器ASV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

    “安徽省科技厅对合工大智能院单列了申报指标,借助于此,2018年我们拿到200万元安徽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支持。”夏娜告诉记者,有了专项支持,解决了公司技术开发资金难题。目前公司已产业化的核心产品有基于北斗的电力铁塔变形监测系统、基于北斗动态差分定位的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水质和水文监测的AI水域机器人“精湖壹号”等。

    有了合工大智能院的“重彩”背书,作为星北航测技术总监的夏娜,先后获得合肥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庐州英才”、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多项人才计划支持。

    近5年来,合工大智能院围绕安徽省、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投入近1.5亿元启动了260余个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组织88个专家团队,为合肥市178家产值千万以上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育引入高科技企业84家,其中由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成果直接落地转化46家,9家企业获国家高企认定。

    “我们立足合肥这个科研生态高地,下大气力集聚一流科研人才和团队、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实施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刘志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