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张 强
一场秋雨过后,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换了一身新衣裳”。
近处,满眼泛绿的芦苇荡,黄色小花点缀其中;远处,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不时有鸟群飞过天空……“天籁林音百鸟鸣”带来的视听享受,勾起了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陈力的感慨。
触景生情,源于新颜与旧貌的对比:翅膀宽长、体态优美的东方白鹳对栖息环境要求苛刻。低谷时期,这里仅存二三十只东方白鹳,如今,这里的东方白鹳超过1400只;一度消失的震旦雅雀、文须雀、中华攀雀等全球近危物种也在这里“复活”了。
东方白鹳的聚集,近危物种的“复活”都在指向一个事实:人们心目中熟悉的那个被誉为“京津绿肺”的七里海,又回来了。
“京津绿肺”失去了原有颜色,也迎来了改变
往事并不如烟。
在陈力心目中,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七里海穿越了久远的历史而来,沉淀下了无数故事,润泽着1600万天津人民。当地人深爱着七里海——它既是最大的芦苇产地和重要的水产品基地,还是鸟类的天堂;它的牡蛎滩是世界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遗迹……
在七里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余增会,现在的身份是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的顾问。
他还记得,湿地核心区的土地过去长期实行大承包,农户承包水面进行水产养殖,在岸边开起了农家乐、垂钓池……种种“杂乱无章”背后,是环保意识的淡薄。让人痛心的是,自然原因也使得湿地水源流失严重。
余增会说:“没有水,芦苇就长不好,芦苇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也就跟着退化了。”
黯然神伤中,“京津绿肺”失去了原有的颜色。
“为了恢复这片绿洲,我们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陈力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历史的细节可以证明:这些年,将决心落地,天津人民付出了几乎所有的努力。
七里海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区域内6镇38村12万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搬迁,意味着农家院不能开了,鱼也不能捕了,有些人家还要搬出湿地。
如今总结起来,为了保护七里海,这里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先后做了三步工作,即: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何理解?
“原先我是独享高收入,现在我与大家伙儿共享高收入”
作为土生土长的七里海人,杜乃合与七里海河蟹打了一辈子交道。退出,一度让他陷入迷茫:“在七里海湿地内搞水产养殖,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陈力理解老杜的苦衷。陈力说,部分群众形成了既定的生产模式,退出,势必要蒙受损失。讲大局,为了绿水青山放弃眼前利益,体现了老百姓的高觉悟;但不能让他们吃亏,这是党员干部办事的原则。
于是,土地流转、生态补偿的方案被拿出来,动员群众“二次创业”的方案被拿出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七里海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清理历史遗留,生者易动,逝者难迁。2018年初,位于核心区“风水宝地”的856座坟茔被要求限期迁出,一度引起部分村民强烈反对。“这个工作真的很难做。”这也是陈力的感受。
将心比心,事情总有解决之道。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的话代表着七里海群众的觉悟:“我的爷爷就葬在这里。但我还是要带头迁坟,不能因为我们,耽误了未来。”
迁出之后,群众干什么?
为了搞好幼蟹培育,老杜没少往天津、北京的科研院所跑——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稻田蟹”和“蟹田稻”被拿了出来。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稻蟹混养模式效益不错,每亩收益达5000元。
老杜的二次创业很成功,也在当地形成了带头效应,稻蟹混养现在在全区推广。在政府引导下,享受着环境红利的老百姓,二次创业做得风生水起,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戏。
老杜的话里透着自豪:“原先我是独享高收入,现在我与大家伙儿共享高收入。”
从独享到共享,七里海群众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陈力总是说,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你对它好,它一定会回报给你。如今,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的七里海,感受到了人类的善意,也在不断释放出“绿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