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灾后水退 蓄洪区如何科学恢复生产
本报记者 马爱平

    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先后到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等,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

    一个月前,王家坝闸开闸蓄洪,蒙洼蓄洪区内农作物大面积受淹绝收,畜牧养殖场圈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66726.80万元。

    连日来,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流水位持续回落,防汛形势趋于平稳。一些地区水退了,路通了,农田可以耕种了,群众生产生活正常了……洪灾过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已成当务之急。灾后水退人回,蓄洪区如何科学恢复生产?

    水退人进 分类施策

    “要坚持水退人进、分类施策,做到水退一块、人进一块、生产恢复一块。”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究员兰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种植业上,兰伟建议,对因灾绝收田块,要抓紧排除农田积水,修复水毁农田和农业生产设施,合理安排补种改种作物,及时组织复垦;对因灾受损田块,要抓好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加强肥水调控,促进受灾作物正常生长。

    “在畜牧养殖业上,要加快修复养殖设施,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灾后饲养管理措施,及时补栏增养,引导农民发展以草食畜禽为主的短平快养殖项目,稳定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兰伟说。在渔业养殖业上,他建议加快水产养殖设施设备修缮,开展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消毒,及时补放水产苗种,尽早恢复渔业生产。

    科学的田管措施是降低因灾损失的关键。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安徽省已组织专家制定多个技术方案,发动1.3万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受灾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为加强改种补种技术指导,阜南县组织166名技术指导员和68名特派员深入一线,手把手向群众传授和指导生产救灾技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作为2019年粮食总产量全国第四的安徽省,如何做好灾区农业抢种补种?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时改种补种,降低灾害损失。”兰伟说,对因灾绝收田块,要及时改种生育期适宜、市场销路较好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重点改种绿豆、豇豆、红小豆等杂粮;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生长期较短的农作物;小白菜、空心菜、芹菜、菠菜、芫荽、荠菜、黄瓜、番茄、菜豆、大白菜、早花菜、秋萝卜等速生蔬菜或反季节棚室蔬菜。

    “对小面积零星因渍涝灾害不能恢复的田块,建议8月下旬前全面完成改种补种,做到应补则补、应改则改、能早则早。对短期淹水和受渍农作物尚能恢复生长的,要尽快清沟沥水,除渍降湿保苗,同时落实田管措施,增施速效肥料,促进恢复生长。对行蓄洪区退水较迟不宜再种的田块,要提前谋划秋种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兰伟说。

    日前,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关于积极行动抢抓农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绝不能因洪涝灾害放松粮食生产,要求落实属地责任,坚决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力争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总产不降低。

    截至目前,安徽省灾后田管超过2077万亩次,累计调运储备水稻、玉米、大豆、杂豆、马铃薯等种子超过529万公斤,基本可满足改种补种需要。

    勤劳坚强的安徽人民,将播下重建家园的“种子”。大灾后的江淮大地上,又孕育起新的希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