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
为了预防传染病 动物也会自发采取隔离措施

万物冷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内,“宅”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事实上,为了生存而与自己的同类保持距离,并不是人类的独特性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动物也会采取“社交隔离”,有些动物执行得比人类还“自觉”。

    从我们熟知的蜜蜂、蚂蚁,到老鼠、猿猴、蛙类……每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意外来袭,它们都会为了减少集体感染,自然而然地远离危险。

    蚂蚁:自我隔离

    有着“超级生物体”之称的蚁群往往由无数只蚂蚁组成,它们干起活来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一样。作为社会性极高的生物,蚂蚁对“社交隔离”这事儿自然也很擅长,它们发现病菌并防止其扩散的方法和效果简直让人惊奇。

    就拿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黑色园蚁来说,一般情况下,蚁群至少包括看护蚁和采集蚁两种,前者“主内”,负责照看家里的小蚂蚁,后者“主外”,负责外出觅食。采集蚁感染病菌的概率较大,一旦在旅途中意外“中招”,看护蚁和采集蚁都会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扩散。

    《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甚至在发病之前,感染病菌的蚂蚁就开始主动进行“自我隔离”。研究人员将部分采集蚁暴露于一种真菌孢子中,才过了短短不到一天,这些采集蚁就开始延长“外勤”时间,减少同其他蚂蚁的接触。未被感染的采集蚁也开始尽量远离已经感染的“队友”,而看护蚁则会赶紧把幼蚁往蚁巢的更深处转移。

    蜜蜂:早发现,早处置

    与所有的蚁类一样,数百种蜂类同样也是社会化昆虫,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精密的分工体系,往往“数代同堂”。如此庞大的家族,要想避免病毒导致“群死群伤”事件,唯一的办法只有“早发现、早处置”。

    比如,有一种细菌性疾病名为“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蜂卵一旦染病,就会散发出两种特殊的信息素,而成年蜜蜂感受到这两种信息素的混合气味之后,就会迅速行动起来,一旦找到气味的来源,蜜蜂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染病的蜂卵统统搬出蜂巢。

    蝌蚪:远离感染同伴

    上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发现美洲牛蛙的蝌蚪十分擅长躲避一种危险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能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蝌蚪一旦发现同伴感染,就会游到远离其约30厘米之外的地方。

    主导该研究的耶鲁大学科学家斯凯莉教授认为,被捕食者在遇到天敌时,行为甚至身体都会出现巨大变化,从动物的角度看,对疾病风险做出类似反应很可能是基于同一原理,即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健康的牛蛙蝌蚪能嗅出患病蝌蚪在水中释放的化学物质,不过具体的发现机理还不清楚。

    大猩猩:排斥有病个体

    跟人类一样,大猩猩具有发达的视觉,所以即便不能像蜜蜂或蝌蚪那样嗅出危险,却仍能通过眼睛发现疾病并主动离开。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群居性动物,其中,雌性大猩猩会选择在不同的群体之间生活。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个群体中是否有大猩猩患有雅司病,是母猩猩决定是否选择在这个群体生活的关键因素。雅司病是一种热带皮肤病,可导致皮肤严重肿胀。在对近600头大猩猩跟踪研究了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雌性大猩猩会不计一切代价远离患有雅司病的群体。

    黑猩猩也有类似的警觉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灵长类动物专家古戴尔首次宣布,黑猩猩会排斥得了脊髓灰质炎的个体,健康的黑猩猩甚至会对患有这种传染病的个体发起攻击,不过古戴尔也发现,有些得病的黑猩猩最终会幸运地恢复健康并重返“大家庭”。

    狒狒:对“患者”态度因病而异

    一些灵长类动物在避开疾病时采用的方式非常激烈:有的把“病友”赶出群去,有的则是患病者自己“自觉离队”,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和疾病的种类。比如,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狒狒来说,它们对感染了寄生虫的成员就完全不会采取“强制隔离”,而仅仅是减少为其梳理毛发的时间,直至“患者”恢复健康。

    有研究人员曾对加蓬共和国的25头狒狒进行了两年多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感染了更多寄生虫的狒狒较少地被别的狒狒梳理毛发,但其他一切如常,它们并不会像大猩猩那样被群体驱逐或抛弃。

    研究者收集了狒狒的粪便,发现患病的狒狒粪便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健康的狒狒对这些粪便避之不及,说明它们知道这些粪便中有更多寄生虫,并且能据此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减少与粪便主人的亲密接触。

    当研究人员对患病狒狒加以治疗,去除其体内的寄生虫之后,其他狒狒就又开始像平常一样为其梳理毛发了。

    (来源: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