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8日 星期二
谈不上有什么惊天动地伟大发明,也没有拿得出手的SCI论文,但农民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33年扎根三农一线,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
他走过的地方瓜果香、果农乐
——追记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果树栽培专家糜林
本报记者 张 晔 实习生 王溪佳
糜林(右)生前在果园进行技术指导 受访者供图

    眼下正是桃熟瓜甜的时节,可任凭树上的瓜果再怎么香甜,江苏镇江市无数果农的心中,翻涌的却是一股股苦涩滋味。

    那个又黑又瘦、面带憨笑的农技专家,那个他们最信任的朋友,那个24小时随叫随到的“果树保姆”,再也不会来自家的果园了。

    走进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研究室,糜林的办公室仍然保持原样,办公桌上一尘不染,立着一块党员示范岗牌,一台红色电话机,抽屉里整齐地码着11盒名片,它们的主人大多是农民、水果种植户。

    糜林去世后,手机里还不断涌来果农的咨询,“不好意思,我父亲2月18日已经去世了。”深思熟虑后,女儿糜蓉决定把父亲的微信转给万春雁使用。

    “你好,我是糜林的徒弟万春雁,我将继续为您服务。”当万春雁的声音通过糜林的电话传递出去时,人们明白,糜林为农民服务的事业,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

    “不专一”的农技专家

    在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糜林至今仍保持着一项纪录——日本本土外专家访问阅读量,世界第一。

    从农民的儿子到令日本人敬佩的专家,糜林的双脚一直踩在泥巴地里。

    1963年8月,糜林出生于镇江丹徒千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7年7月,糜林从句容农校毕业,进入镇江农科所工作。

    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学校是跳出农门的最佳甚至唯一的选择,但是糜林兜兜转转一圈,还是回到了黄土地。

    “我本身就是农民家的孩子,因为看多了农民的苦,才立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致富。”后来,糜林对身边人常常这样说起当年的选择。

    糜林的一生,谈不上有什么惊天动地伟大发明,也没有拿得出手的SCI论文。但是,农民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草莓、梨、桃、葡萄、甜柿、无花果、蓝莓、薄壳核桃、柑橘、大樱桃……糜林本是林学专业出身,却因为农民需要,就毅然把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方向。

    上世纪80年代,镇江农业在农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从大田作物向果树等经济作物转型。那时候,水果还是新鲜事物,农民对果树栽培技术更是一无所知。糜林便率先从日本引进无花果种苗,开展适应性研究。同时,他刻苦钻研,不断研习日本最新果树种植技术,不知不觉中就创下了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的那项纪录。

    糜林常对团队里的年轻人说:“国内外好的品种和技术,我们不能照搬,要消化吸收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后教会农民用,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2007 年,为了让农民直起腰站起来劳作,降低劳动强度, 糜林开始研究高架草莓,但是高价的“高架”却让农民望而却步。于是,他带着团队一起研究“土高架”,成本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如今,镇江农科所驻地句容市,已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是业界公认的高架草莓栽培技术高地。

    读懂植物的“语言”

    过去一年多了,但那片叶子时不时还会像一粒石子,投进镇江农科所助理研究员陈成的心湖。

    2019 年 7 月的一个早晨,陈成刚进单位大门,就被门卫张映顺叫住,一个50多岁的妇女攥着一片叶子急着找糜林。陈成领着她在草莓苗圃找到糜林时刚七点半,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服,把他裸露的黑皮肤镀出了光。

    他立即搁下手中的活,接过叶子仔细观察后下了诊断, “这无花果的炭疽病是由于温度高导致的,从下往上发病”, 他嘱咐农妇买代森锰锌和多菌灵配合打,又现场给她讲解无花果的种植要点。

    周围的人都很奇怪,就凭一片叶子,糜林为什么能读懂植物的“语言”。

    但是,霍恒志并不惊讶。作为镇江农科院果树研究室同事,糜林在工作中的较起真来没有第二人能比,正是这种较真,让果园里的一棵棵果树成了他的一个个“孩子”。

    2008年初,镇江农科所刚刚组建果树研究室,糜林带领研究室的同事们开展草莓杂交育种工作,这项研究是首次,能否成功,谁也不敢确定。

    “那个时候我们所还在市中心,一点点草莓杂交种子,糜主任当作宝贝一样,亲手把它们播进穴盘,小心翼翼地盖上细土,然后浇上水。”那段时间,糜主任好像跟种子较上了劲,不仅坚持每天观察,甚至一天能去两三次。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霍恒志脸上写满了对糜林的敬佩之情:“糜主任就这样一直坚持观察20多天,到第30天的时候,小苗吐出了真叶。他高兴地对我们说:你看这张叶子,虽然叶片没有分离,但能看出草莓三出复叶的样子。太好了,我们的草莓杂交种子育苗成功了,终于能看到苗了!”

    一直以来,糜林总是把农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对田地比农户还上心。为乡亲们服务不分昼夜的,电话永远24小时开机。女儿糜蓉说:“帮农民脱贫致富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对农民从不吝啬时间

    “我们要帮农民想想办法。”这是糜林的口头禅。

    “会了吗?”每次技术指导,糜林都会习惯性地问果农,如果不会,他再从头示范。

    “有我在,你放心!”当农户遇到困难时,糜林的一句承诺就是农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靠着过硬的技术和不变的初心,糜林成了农民有求必应的“百宝箱”和停不下来的“陀螺”。 当地农民,无论认不认识糜林,只要得到他的手机号,就得到了一个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果树保姆”。

    糜林这一生,对于农民,从不吝啬时间,对他自己,却极为苛刻。他的大门牙掉了一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时间补上;去年10月体检后,医院催促复查他却抽不出时间。

    这些年,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哪里穷糜林就往哪里跑,贵州沿河县、新疆克州、重庆万州等几个极度贫困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9年12月16日,糜林冒雨在果园里修剪到天黑,擦完剪刀,对助手万春雁说,“感觉身体有些吃力、很累,但工作不敢往后拖,事情安排得满满的。”这是万春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师父说“累”。

    2020年2月4日,糜林觉得身体实在扛不住了,自己开车去了医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2月8日上午,糜林给万春雁发送了一条微信,“因肝脏毛病,已于2月4日来南京住院治疗,恐近期不能并肩作战了,望不用挂念。”10天后,糜林与世长辞,生命定格在57岁。

    2月19日,四面八方的村民赶来送糜林最后一程。因疫情受阻,乡亲们只能按照规定,分批次将花圈放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以此泪别。摆满花圈的小路弯弯曲曲,向殡仪馆外绵延数公里……

    糜林57年的生命,33年扎根三农一线。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据估算,至少有200万农民靠着他精湛的果品栽培技术走上了致富路。

    人物档案

    糜林,1963年8月出生,江苏省“时代楷模”,生前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主持省、市级研究课题30多项,创新草莓、梨、桃、葡萄等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育成果树新品种7个。科技成果陆续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17个县,累计培训农民16万多人次,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