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细胞基因治疗究竟是按药物还是按技术监管,如何确保产业快速发展又能遵循相应标准规范,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细胞基因疗法规范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对此,7月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征求意见稿为药品研发注册申请人及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南。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金斯瑞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上,该征求意见稿成为生物医药企业和临床医生及科研学者谈论的焦点,各方代表对细胞基因治疗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商业化的道路探索,以及各地的监管政策与法规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种方法组合出精准细胞疗法
“1963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了基因交换和基因优化的理念,为基因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基因治疗的概念形成。”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奇生物)首席科学官范晓虎博士介绍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基因治疗开始进入临床。但是,1999年,第一个临床实验遭遇了很不幸的结果——患者死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由此叫停全部实验。同时,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遭遇了挫折。
近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疗法)取得突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大发展时期,预计至2030年,仅美国FDA就有望批准40至60种细胞和基因疗法。
CAR-T疗法是免疫疗法的一种。专家介绍,人体内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负责消灭进入人体的外来病原或者肿瘤细胞。但是,T细胞往往认不出癌细胞或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给这些能力不够的T细胞装上一个名为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的“定位系统”,经过改造的T细胞就会像导弹一样,精准地奔向癌细胞或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将这些癌细胞或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杀死。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会从病人的体内抽血,并将抽出的血液进行分离,挑选出T细胞。在这些T细胞表面加上CAR的结构,让这些T细胞分裂生长,达到一定数量,再输回病人体内,去对抗癌症,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三周的时间。
“CAR-T技术就是细胞基因治疗的宠儿,是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和免疫治疗的三结合,过去10年人类在细胞、基因方面的科学成就,都组合在这一类精准细胞疗法上。”范晓虎说,CAR-T具有精准性、靶向性特点,所以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清晰的监管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技术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开展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研究正在逐年增加,每年新增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年6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传奇生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传奇生物目前正在开展的BCMA CAR-T产品临床试验已在国内外获得一定认可。
细胞基因治疗的迅猛发展,令该产业的科研团队和创新企业,都渴望探索更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商业化的道路,同时也对监管政策与法规有了更多的交流、探讨需求。
专家们对前述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赵璇博士认为,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还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希望未来会有进一步的细致条文。“比如,对医院制备细胞能力的要求,究竟是要求有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培养环境,还是要求实验用什么样的试剂、耗材,征求意见稿里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同时,赵璇建议,在细胞制剂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水平会存在差异,政策应明确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给患者使用。
与会专家认为,清晰的监管能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助推产业释放潜能。新政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节约整个行业的资源,促进监管和审批流程更加科学高效。
相关链接
政策护航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干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13项干细胞治疗产品,其中8项已通过临床默认许可,在干细胞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9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了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首批研究项目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技术评价与监管体系研究”,该项目将通过发布一系列技术指南,建设和完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技术评价体系。
本次首个技术指南《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对免疫细胞治疗的认可。而进一步规范免疫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是期望能得到更加准确和安全的治疗效果。免疫细胞治疗将有望在肿瘤、病原体或感染领域取得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