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迪 本报记者 盛 利
近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消息,今年前4个月,作为该区主导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25.41亿元,同比增长10.78%;实现工业增加值254.83亿元,同比增长13.05%,高于季度和全年增长目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社会的考验,也是对国家高新区服务能力的一次大考,不断迭代新的企业服务模式,对于众多国家高新区不仅是形式所迫,更是长久之策。面对疫情下发展新态势、企业新需求,成都高新区如何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线上升级,从“资讯交流”到“事项交互”
点开“高新通——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网”,通过网站首页的“政策通”板块,提交相关申报材料,便可完成“优化产业服务”项目申报。这是日前成都高新区企业迈克生物的项目专员参与在线政务服务的一幕。
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在众多国家高新区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如何从传统的信息咨询互动或初级政务办理,转变为帮助企业实现具体事项的“网上办、少跑路”,正是成都高新区在线政务服务升级方向。
本月初,已运行一年的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二期上线,不仅企业诉求功能更加完善,还新增了政策通、活动通、市场通、金融通等崭新服务板块。
“以‘政策通’为例,企业除了像过去一样可通过平台了解政策信息和项目信息外,还能直接在线申报相关政策,待有关部门线上审核通过后,企业打印申报材料提交到窗口即可。”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政策通”已发布23条入库政策、46条入库项目。
而在“金融通”板块,企业不仅可以了解小微科创贷、流动资金贷款等政策性融资产品的申报条件和流程,还可直接申报获取低利率融资支持,目前该平台已申报企业27户,涉及贷款金额5400万元,获批600万元。
此外为解决企业寻求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找不到、用不起、没保障”等问题,新的“市场通”板块涵盖了法律、财税、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等各领域服务功能,并可以直接帮助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预约对接洽谈业务,获得检验检测、专利、法律服务等。
统计显示,自7月2日二期平台升级后不到一周时间,访问量已达64万次。
线下提速,从“一站式”到“一窗式”
今年6月,面积约350平方米,设有7个综合窗口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政务服务中心运行。
针对过去将众多政务功能集中在一个大厅后,“办证多”、排长队,走不完的窗口、盖不完的公章等“一站式”政务中心的“常见病”,生物城政务中心启动了“一号一窗一网”的行政审批模式。
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表示,“一号”,即申请人通过刷身份证进行取号排队,系统自动读取和保存申请人的身份证信息,节约重复填写的时间;需要办结的证照通过扫描存入政务大厅“证照数据池”,申请人可随时凭身份证号查询和调取,避免重复提交。“一窗”受理即“一窗接件,内部流转,一窗出件”三段式运行机制,由“企业和群众跑”变为“部门跑”“数据跑”。
从今年5月1日起,成都高新区启动了“一窗式”的政策申报和受理服务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先登录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待审核通过后再到“一窗式”服务窗口提交资料,不用再分别去找业务部门、政策兑现部门。企业不再反复跑腿,“一窗式”服务窗口接收企业申报材料后,会派单给相应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再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核、审批、公示。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开通了14个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点。企业网上申请通过后,可以直接在距离企业最近的点位提交材料。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一窗式”政策申报和受理服务窗口办件量已初审通过6000余件。
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力推进涉企优惠政策一窗通办,是成都高新区聚焦企业关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9大改革举措之一。当前成都高新区推出的在街道、产业园区、楼宇等企业集中场所挂牌的“企业服务工作站”及“企业服务工作点”,正是企业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