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八天连发十一次红色预警
面对洪水 江西坚持科学防范
本报记者 寇 勇

    今年7月以来,洪水在赣北和赣中北部地区肆虐,鄱阳县告急、永修县告急、九江市告急……江西省水文局自7月8日晚10时开始,至7月15日上午10时,已连续发布了11次洪水红色预警。7月11日,江西省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这场洪水的成因和趋势如何?怎样科学论证、抵御和评估洪涝灾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和梳理。

    异常气候下的“水漫金山”

    数据显示,从6月30日到7月10日,暴雨、大暴雨持续袭击赣北和赣中北部地区,降雨量达到常年的3倍以上。

    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张超美分析,受2019年秋季起发生的弱的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和北印度洋持续偏暖的共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偏南,向我国大陆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与此同时,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冷空气南下势力偏强,导致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北部不断交汇,造成江西省北部降水明显偏多。

    据江西省水文局水文处处长冻芳芳介绍,今年江西汛情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强降雨过程多且集中;二是致灾暴雨维持赣北稳定少动。三是编号洪水多,超警河流多;四是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水位处于历史前列,单日涨幅大。

    科学应对洪水,“堵”与“疏”

    超大雨量形成的洪水,在使得江西境内五大河流中下游水位暴涨的同时,也给鄱阳湖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压力。从科学层面,大“堵”与小“疏”,大“管”与小“弃”成为必然选择。

    江西省河湖局局长陈云翔介绍,自1998年9月开始,江西省启动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至2007年4月工程完工,共实施平退圩堤417座,其中单退圩堤240座,双退圩堤177座。

    从7月13日凌晨开始,在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鄱阳湖区所有单退圩堤陆续开闸清堰分蓄洪水。所谓单退圩堤,是指“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在圩堤上建设进洪和排涝设施,遇进洪水位以上洪水时分蓄洪水,遇外河(湖)水位低于进洪水位时仍可进行农业生产,俗称“退人不退田”。

    截至7月15日,江西洪水区域共发生漫堤决口、管涌、渗漏、跌窝、泵站渗漏等堤防险情140余处,绝大部分已完成处置,少数未完成处置险情的地方已采取转移群众或实施反滤围井等措施进行了处理。另一方面,通过200余座单退圩堤进洪蓄水,有效缓解了洪峰对主要圩堤和水库的威胁。“堵”与“疏”的背后,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处处“实锤”。

    “强身健体” 防范洪水“下一波”

    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结合江西气候情况,张超美预计7月15—16日和18—19日江西省有2次较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同时环鄱阳湖地区风力较大,阵风可达6级左右。对此,江西省水利设计院一位专家分析,结合当前江西五河及长江雨水情况,赣鄱流域发生第二波大洪水存在较高的概率,“不管老天帮不帮忙,通过防洪举措‘强身健体’都是当务之急。”他说。

    专家意见与江西主政者意见不谋而合。7月12日晚,江西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要求,要立即组织力量,通过专家论证,抢筑第二道防线,同时加强巡堤查险,防范发生圩堤二次冲毁、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

    江西省防指秘书长徐卫明说,堤防巡查防守、物资队伍准备、单退圩堤运用、高水位安全管理、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是抗洪工作中丝毫不能松懈的“重中之重”,根据多年抗洪的经验,专家们总结了巡堤查险的“46553”(四必须、六注意、五部位、五到位、三应当)判定标准,从而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抢护。

    作为安全度汛的重要一环,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风险管理同时凸显出紧迫性。江西水利厅防御处处长李小强表示,江西小型水库点多、面广、量大,各个点、各个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度汛风险。根据水利部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江西正在花大力气实行分级管理、因库施策,有效弥补防范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

    洪水无情人有情,科学防范显精神。纵观江西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匆忙步履,不难看出,只要坚持底线思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面对一波波的洪水,才能做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