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稀土高新区某科技公司成功下线7.2毫米×7.2毫米、7.5毫米×7.5毫米的自动变焦马达,可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2厘米距离内微距拍摄,且图像清晰、成像效果好,已成为华为、摩托罗拉、三星等企业配套5G手机产品的新选择。
“这次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推力,我们要思考的不仅是‘活下去’,更要从‘危’中窥‘机’。”该公司负责人许德光说。
今年以来,一直受疫情影响的包头稀土高新区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有效促进稀土产业提质扩效。2020年一季度产业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同比增长17.5%。
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疫情发生后,各地停学停课,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对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需求随之增加,作为重要配件之一的摄像头电机需求同样水涨船高。
“现在在手的订单有2000多万只自动变焦马达,从目前的订单量来看,今年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有望超过去年两年的业绩量之和。”许德光说,目前的形势非常好。
在研发和生产线改造上投入资本防患未然,是像许德光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的共识。从2019年开始,许德光就为企业投入800万元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改造,进一步加大了产品科技含量。
除了这家公司,高新区内的稀磁新材料企业也受益于移动终端需求的不断增加。
在某稀土磁材料企业的3C系列产品磁材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生产永磁组件。“目前8条3C系列产品磁材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这也是公司二季度的主要增长点。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对下一阶段的市场还是比较看好。”该企业人力行政总监刘亚丽说道。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是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标志。
日前,由高新区稀宝博为医疗设备研发团队自主开发的首台方舱磁共振设备交付用户,同步配置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远程会诊。
稀宝博为交付包钢三医院的方舱磁共振设备由两个2.5米×6米的集装箱组成,以稀土永磁磁共振为核心,辅以其他先进医疗急救设备设施,实现了大型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移动、远程、互联互通等应用。“移动集成型磁共振和远程诊断系统更是采用了多项同行首创的先进技术,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下一批订单的两台方舱设备正在定制中。”稀宝博为技术负责人邢志强介绍。
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科技)负责人刘相利说:“稀土高新区是充分发挥3家国家级、5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作用,通过自建、共建等模式,引导企业多突破技术,从成果转化方面加速跑,稀土产业才有了现在的良好发展局面。”
精准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电机产品的订单量扩大了,人手出现了短缺,原有的10条全自动对焦马达生产线只能正常运转4条,所以现在只能天天招人、培训。按照目前的进度,这个月估计只能完成450万只自动变焦马达,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办法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许德光急在心上。
有困难,找园区。包头稀土高新区迅速行动,联合包头市有关部门通过多方考察,最终与乌兰察布市就业局成功对接,迅速调来100余名工人,摆脱了人手不足的窘境。
解决了用工问题,资金压力接踵而来。“因为疫情,年前的订单只能延迟交付,资金占用比较多,回款速度也减慢,资金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刘亚丽说。
稀土高新区经信委主任陈福才告诉记者:“尽管园区内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但是我们仍在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强‘助保金贷款’业务,对疫情期间出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不断贷,确保企业流动资金充足。”
近期,高新区已有10户企业正在与银行对接,拟贷款9500万元。此外,高新区管委会还大力落实工业用电优惠政策,通过为电力用户变更基本电价计费和申请暂停、减容、暂停恢复、减容恢复以及扩大产能用电不加倍收取基本电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通过免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力市场主体违约电量考核,帮助4户企业减免疫情期间电费滞纳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从创新金融工具上再加把力,针对快上市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常规融资租赁等融资模式,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陈福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