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
三位农民笑容里的小康密码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杨 仑 李丽云 陆成宽

    三江平原沃野千里,历来是我国的大粮仓。这次深入粮仓的采访,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三位农民真诚的笑容。他们分别是:种玉米的李成林、种蔓越莓的王学峰和种水稻的李海荣。

    先说李成林。他的玉米卖给深加工企业,每斤多赚1分钱挣得多、粮食不分等级心气儿顺、走绿色通道不累人。

    “这仨优势你最看重哪个?”

    李成林回答得很果断:“当然是多给钱!一分也不少呢。”说罢,他的脸上又露出笑意:“卖得痛快也挺好。”

    粮食卖上好价钱,腰包鼓起来是一方面,订单式生产、自动化收粮带来的尊重与踏实感,也是小康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王学峰也是一样。他和老伴打工4年,供孩子上了大学,还置办了一套楼房,翻着孩子和房子的照片,他笑得最开心。每个月按时入账的工资,就是他心里踏实的倚仗。

    最有趣的是李海荣。村干部、村民或其他什么人表扬他,他就笑一笑。于是他一直在笑。但最开心的一次,还是当地银行行长称赞他是“信誉户”的时候。受特殊情况影响,今年春耕,他在线上申请了贷款,10分钟就批下来10万元。行长说,给农户贷款最怕收不回来,但李海荣懂金融知识,3年来按时还贷款、守信誉,因此是“信誉户”,钱发得就痛快。

    单看物质条件,他们早就达到了小康标准。但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的时刻,是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是不再望天吃饭的踏实。

    中央反复强调在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走向小康的道路上,如何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就是要让农民这个职业受到尊重,让他们在物质生活之外,能够收获精神上的满足。

    农业现代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密码。土地流转扩大了耕种面积,便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农业+物联网,用技术实现精细化田间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让黑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科学技术加持,把科研人员的论文写在大地之上……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小康生活的受益者、建设者,强化现代化农业这根“金扁担”,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以身为农民为荣,昂首阔步走向新生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