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
今天,你低碳了吗?

科技观察家

寇 勇

    今年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作为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之一,我国各地围绕低碳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努力倡导全社会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将绿色低碳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可谓玉圭金臬、兹事体大。

    低碳,是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进程而衍生的一个关键词汇。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长足进步,使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生态环境和资源供应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制约。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之一,对节约能源、循环经济规模、生态环境改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而言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扩大绿色效益、倡导低碳生活是走向小康的必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诚然,我们在享受科技与经济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此要保持足够清醒。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高能耗、高污染到节能降碳的科技创新历程中,责任不仅在政府和企业,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每一个普通人都扮演着低碳发展和低碳生活的重要角色。

    应该看到,尽管“低碳”概念已广为人知,但在我国城乡居民中低碳生活的知识和理念还有很大的普及空间。作为人类饱受大自然的残酷报复后总结出的科学认知,低碳生活的内涵既丰富又朴实,如少开车多步行、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少用塑料包装物、选择节能电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拒绝食物浪费等等。

    另一方面,低碳生活并非让你放弃舒适的现代生活,而是生活的一种素质考量和习惯使然。

    身处人类共同的家园和命运共同体,一个人的“低碳”未必能减少地球的负担,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当每一个人都与低碳生活渐行渐近,每一抹绿色都能成为我们视若馈赠的潮流和时尚,人与自然的共生并存才能绵延不绝,小康社会才有不竭之源。

    因此,不仅仅是今天,每一天我们或许都应该从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等小事做起,同时问一问:今天低碳了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