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自主研制的“接触网简统化智能腕臂预配平台”正在进行安装工作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矫 阳
近日,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约156公里的盐通高速铁路,南通区段完成电力、信号、电气、通信(四电)静态验收,该条铁路也是正在建设的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验收,标志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重大科技课题《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技术研究》《高铁时速250公里、时速350公里接触网技术与装备简统化研究》成果,首次在工程实践取得成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盐通项目副经理罗健说,自此,接触网简统化正式在全国铁路推广应用,零部件“万国牌”首变“中国标准牌”,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再添自主创新底色。
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标准持续完善
简统化,即接触网零部件及安装简单、统一、标准化。
经过十余年飞速发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5万公里,占世界七成,同时技术也在升级,在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中国标准持续完善。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高铁技术体系不同,接触网安装及零部件也分德、法、日几大类型,存在参数系统不统一、安装结构样式繁多、零部件规格多样化、材质标准不一致、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
“各条线路接触网零部件不统一,不仅使运营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也给安装施工带来极大不便。”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盐通项目部负责人李继亮说,腕臂是四电安装一个重要部件,仅这个部件就分铝合金、钢、整体和拉杆四种,需用不同设备进行安装,成本居高不下。
“万国牌”亟须换成统一的“中国标准牌”。
2015年,国铁集团立项《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技术研究》《高铁时速250公里、时速350公里接触网技术与装备简统化研究》课题。“课题的计划是:在2015年—2017年间,完成新型接触网; 2018年—2019年,进行接触网简统化;2020年—2022年,实现中国标准接触网目标。”罗健说。
国际领先,简统化技术大幅提升效率
依托国铁集团立项的上述两个课题,自2015年起,中国铁设成立了接触网科研团队。
“研究团队从系统参数、腕臂和定位装置、统一材质、提高零部件服役性能、防松防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研制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罗健说。
2019年4月,课题通过国铁集团组织的权威专家团队评审,专家们认为,课题形成的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接触网简统化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简统化统一参数、统一结构、统一材质,提高了装备简统化水平和服役性能。”李继亮说,接触网简统化技术简洁、统一,有的甚至做到将几种配件合而为一,大幅提升了安装效率。
前所未有,安装用上全新机器人
有了中国标准的接触网简统化零部件,安装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常务副指挥梁伟冬介绍说,为保证万无一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引入智能化理念,积极研发配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智能新技术的代表是一位机器人,即“接触网简统化智能腕臂预配平台”。
这位机器人是这样工作的:随着电脑操作台前的技术工人输入数据,按下操作按钮,智能机械臂来回摆动,上料、对齐部件、切割、螺丝紧固……一组接触网腕臂就迅速装配成形。而另一侧的存料区,蓝色的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各种编号的接触网主材,等待送料装配。
这种场景,铁路四电施工前所未有。
专家认为,国产简统化安装技术,解决了以往接触网安装中零部件标准不一、规格多样、兼容性不强等问题。“使用零件少、安装便捷、操作简单,仅腕臂安装时间就比之前缩减半个小时,即减少差错率,又降低检修频率,大幅增加了运营的稳定性。”梁伟冬说。
截至5月底,盐通高铁全线接触网简统化安装任务已完成60%。
盐城至南通的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于年底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