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男性和女性之间最明显的生理差异之一,便是他们的平均身高:总的来说,男性要更高一些。
几十年来,教科书中的标准解释将原因归于性选择和男性竞争。从本质上说,男性如果不需要为了获得配偶而进行激烈的身体打斗,那么或许人类的身形会更加均一。进化心理学将这一观点进行了延伸,并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会受到这些生物特征的影响,因此男性表现为更具侵略性、争强好胜;而女性则更心思细腻、温柔多变。
但最近发表在《演化人类学》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罗德岛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霍利·邓斯沃斯教授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她指出,“人类体型的大小由性选择而导致”的理论依据十分缺乏,而且,更加合理的解释可能与“竞争配偶”无关,而是由于骨骼发育差异以及性激素对骨骼发育的不同影响。
两性身高差异的性选择理论需更多证据
人类两性之间的身高差异,是由繁殖成功率,而非生存成功率引导的演化特性,经常被奉为性选择的经典例子。但邓斯沃斯认为理论学家们的这一结论有点草率:“人们远没有意识到为性选择理论提供充分证据的重要性。”
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的人类演化学家路易斯·巴雷特曾作为共同作者,与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格特·斯达普在2016年共同发表了一项关于“人类身高演化过程”的综述性文章。当时他们指出,尽管与身高有关的研究经常将人类与其它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二者演化史上同源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性选择可以解释雄性和雌性黑猩猩体型上的不同,人类两性的体型特征也可能更多地与他们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有关,而不是性选择的延续。她指出:“为论证性选择假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
当邓斯沃斯对骨骼生物学和骨骼发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着重关注了骨骼与性激素的联系时,她发现了一个更为直接的解释:“女性比男性矮是因她们绝大多数都拥有正常的卵巢。”
卵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比睾丸产生了更多的雌性激素,而雌性激素会影响骨骼发育。邓斯沃斯解释道:“在人类骨骼中,大量的雌性激素会刺激长骨的生长。”在青春期之前,人体由卵巢或睾丸促进的生长速度大致相同。然后,女性在卵巢的作用下会增加雌性激素的分泌,刺激骨骼的生长板,使长骨长得更长。这也是为何在青春期,女孩通常比男孩高。
但是,这种生长高峰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高水平的雌性激素还会使生长板融合。这也是两性身高差异的原因:女性在青春期后不久,在卵巢的作用下,雌性激素会达到令身高停止生长的峰值。而与此同时,男性由于睾丸的存在,体内的雌性激素不会那么快就达到峰值,因此他们的骨骼会继续生长,最终身高超过女性。
人们对于两性身高差异的雌性激素理论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类演化生物学家对此给予过多关注。雌性激素似乎只解释了男女身高差异发生的原因,但无法对更深层次的演化问题给出答案。
邓斯沃斯认为,男性比女性高可能源于一个直接的生理原因——雌性激素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因此任何对雌性激素分泌水平或时间有影响的因素,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人类两性体型差异的分化,任何导致初潮提前的情况都会附加性地导致女性相对身高的降低。
这意味着人类的两性体型差异的演化很可能不受性选择的影响。因此,要理解男性为何比女性高,我们可能需要理解我们为何会经历青春期,以及是什么导致了灵长类动物雌性激素分泌的不同。
“女性骨盆比男性更宽”的假设存在缺陷
邓斯沃斯的论文不仅讨论了身高。她还指出另一项假设——女性的骨盆比男性更宽,是因为女性需要把头部占比大的婴儿顺利生出来。就像长骨的生长一样,骨盆的宽度很大程度上是由雌性激素水平决定的。
邓斯沃斯解释说,没有证据表明臀围会影响生育的成功率。女性更加突出的骨盆宽度并非是为了有利于生育,而是为女性身体内部完整的生殖系统提供足够的空间。
巴雷特指出,造成两性臀部宽度差异的最简单解剖学原因长期被忽视。“我们经常认为男性的身体是默认的‘初始版本’,而女性的身体则发生了某种偏离。当我们不再以某一类性别作为‘默认值’,去观察那些演化过程是如何导致性别差异时,就可以更好地对假设进行验证了。”
邓斯沃斯说,关于身高差异的“竞争假说”和关于臀宽的“分娩假说”都是演化过程中的假想故事。但这样的故事因看似合理,并有吸引力,从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真实的影响力。
巴雷特说:“我们需要对所有的演化假设进行更好、更严格的测试,尤其是对于人类本身的演化史。”性选择描述的故事告诉我们男人天生就有竞争性。但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告诉我们另一个不同的故事。(据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