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南方梅雨季节,对浙南沿海地带的海水贝类养殖户而言,往年此时担惊受怕的状态已成为过去式。因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们为他们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温州的渔村渔业以前零敲碎打,靠天吃饭,资源有限……传统渔业的粗放低效成为温州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从捕捞到养殖再到深加工,当地养殖和育苗产业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我们把科研工作做到渔村农家。”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贝类技术服务队副队长方军介绍说。
自2005年以来,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发挥专业所长,先后选派科研人员58人次到温州乐清、泰顺、洞头、苍南等地担任科特派,2018年该研究所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科技人员在各派驻地均构建了产业技术体系、完善了配套服务队伍、建立了新型产业链,引领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了渔(农)民增收致富。
在渔村扎根,科技富农惠渔家
“走农户、蹲苗场、下海区、查筏架……寒来暑往十多年,这是我作为科特派的日常。”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少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2003年被委派到洞头区筹建科研基地,自己就扎根于此,很喜欢这份助推渔(农)民增收、守着蔚蓝大海的状态。
温州洞头区是浙江省经济海藻的主产区,羊栖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洞头区霓屿乡被称为“浙江省紫菜之乡”,但以往海岛渔村科技力量薄弱、产业发展瓶颈困扰渔(农)民,收成常常是“大年”“小年”不定,甚至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
林少珍带领团队一边建设科研基地一边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常年坚持工作在海岛一线,已与养殖户、合作社建立长期科技咨询服务机制,对当地海洋藻类产业及其他海洋渔业项目开展技术服务。
近年来,洞头区渔(农)民被紫菜优质苗种短缺、产品单一的问题所困扰。考虑到养殖户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林少珍他们在新品种采用上颇为谨慎,带领团队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积极引进培育耐高温、生长快、抗胁迫条件强的坛紫菜新品种,并制定坛紫菜良种繁育技术规范等。据介绍,该品种累计辐射推广养殖4余万亩,促使当地紫菜养殖产量提高15%以上,解决了坛紫菜种质严重退化的产业瓶颈。
此外,科特派团队和羊栖菜加工企业重点实施的羊栖菜良种选育与养殖技术开发大获成功,新品系羊栖菜平均亩产达5250kg,比本地品种提高了21.7%,原料出口价格已从5000美元/吨上升至6500美元/吨,大大提升了产业的经济效益。
林少珍说,眼看渔村一天天变美,渔(农)民一天天富裕,这是我们作为科特派开展工作的动力之源。
打好“绿色牌”,构建养殖生态链
“以科特派身份驻扎乡镇,我刚上手不久,接前辈的班,很多事经常要向所里的前辈们请教。”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派驻洞头区鹿西乡科特派於俊琦在接受采访时说。
去年10月,於俊琦刚到鹿西乡接手科特派工作,通过与当地乡镇干部交流了解到,鹿西乡原先产业比较单一,渔(农)民主要养殖羊栖菜,当地已开展大黄鱼养殖,还想增加养殖品种,进一步带动旅游产业。
得知这一情况后,於俊琦经过走访调研,当即开展指导对接工作,帮助当地黄鱼岛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引进厚壳贻贝苗种养殖项目,于3月中下旬投放了首批30万尾黄鱼苗与26万颗厚壳贻贝苗种,开展大黄鱼养殖与厚壳贻贝苗种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模式。
“厚壳贻贝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作为滤食性贝类,在养殖大黄鱼的深水网箱周边吊养,既可减少支撑成本,又能吸收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营养物质。”於俊琦表示,本次投放的首批贻贝苗种处于试养殖阶段,如果顺利,1年左右壳长就可生长到10cm以上,预计可收获成贝13吨。
“在鹿西乡驻扎了大半年,除了丰富生态养殖链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自己要求每月和养殖户保持密切互动,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有成就感。”於俊琦说。
据介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为推动科特派工作,持续丰富科特派项目申报的形式,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鼓励科特派联合组团申报项目,推动形成地区特色产业。
方军认为,随着现代网络信息化、实际应用技术广泛发展,科特派科技助农工作也从以前单纯引进1—2个新品种解决产业问题到要育种、繁育、养殖新技术示范等全产业链纵深发展。现如今,温州渔村以发展现代渔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渔(农)民接受新技术需求和能力在不断增强,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以求作业结构和经营范围的转型升级,在这一氛围下,科特派工作也越来越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