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近两月,大骨头、纸巾、粽叶属于什么垃圾,该往哪个桶里扔?很多容易分错的生活垃圾依然让不少居民拿不准。如今,部分小区居民下楼投放垃圾时发现,垃圾桶旁多了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现场指导和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让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清晰的认识,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达到分类目标,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初,北京市约有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能满足需求吗?如何壮大指导员队伍、保障垃圾分类的顺利推进?
早晚投放高峰期,指导员覆盖率约为40%
“垃圾分类指导员主要在社区里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现场指导、分类整理、投放监督等工作。”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杜欢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看来,物业是垃圾分类指导的主要力量。此外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对尚未返校的大学生、社区退休人员、社区活动积极分子等进行培训等方式,助力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
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权解释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撤桶并站”“定时定点”,部分原因就是没有这么多人长时间“盯桶”。按照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及配套实施办法等,并没有强制要求“撤桶并站”“定时定点”,因此,与上海相比较,北京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需求更大。
“不过,从我们的试点经验看,让物业公司保洁人员兼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其工作效果不如志愿者。”刘权说。志愿者与社区其他居民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具有较好的邻里关系,指导起来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思想上有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有把分类做好的内在动力等。
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达740吨,同比增长37%。早晚居民垃圾投放高峰期,指导员覆盖率明显增长,固定值守和巡回值守人员覆盖率达40%左右。
小巷管家、楼门长、少年儿童成“编外指导员”
受目前的疫情影响,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至二级,这意味着社区需要投入更多力量在门岗进行体温检测、查证、验码、登记等工作,这也使得能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志愿者数量大幅减少。
为应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不足的问题,目前,北京各区开始采取不同对策。例如,孩子学习能力强,在课堂中学到具体垃圾分类知识,回到家中可以跟父母交流,并监督家庭成员正确投放垃圾,因此,部分区还培养孩子做好家庭“督导员”,以“小手拉大手”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补充到队伍中。还有的区引入小巷管家、楼门长等力量,形成“编外”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
杜欢政说,垃圾分类指导员是在居民还没有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之前,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个指导并非是一直进行下去的。
“盯桶行动出现在垃圾分类的初期,通过一段时间的‘攻坚战’,培养居民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刘权认为,随着分类工作的逐步深入,垃圾分类指导员可以从固定盯桶转变为巡回盯桶;工作重点应该更多转向宣传,比如通过入户宣传、参观讲解、座谈会、社区活动中嫁接分类宣传等方式,持之以恒地传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公众对分类重要性的认识。
智能设备成为垃圾分类的好帮手
“可回收物请放在蓝桶、厨余垃圾请放在绿桶、有害垃圾请放在红桶、其他垃圾请放在黑桶……”一走近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区的垃圾桶,清晰的语音提示就响起了。这种悬挂式“智能语音垃圾分类指导员”,当有人靠近时,就能感应到并自动播放垃圾分类处理及投放的指示,提醒居民正确分投垃圾。社区居民王女士说,语音提醒很便利,一走近就会发声,提示什么垃圾该扔在哪一类垃圾桶里。
杜欢政说,智能化设备可扫码、可称重、可追溯,还可远程监控等,将“人盯桶”转变为24小时的“机器盯桶”,更加方便、效果更好、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