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安徽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团队往定远县跑了十几趟。
他们正在为定远县制订全县70个贫困村扶贫产业规划。之前,学校组建了10个攻关组,每个组对接7个村子。
“农民选产业比较盲目,随大流,定位不准,我们要帮助把好脉、找准路子,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的基础上,着眼于用产业振兴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专家团队成员、该校农学院教授董召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安徽农业大学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育人报国的“大擂台”,也作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强引擎”,集聚优势资源和人才,向安徽贫困一线发起“总攻”:每年8000多人(次)专家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安徽全省60%以上县域主导产业由该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安徽全省17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中14个由该校负责规划,为地方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
定远县地处安徽东部丘陵区,如何找到一条适应发展的农业转型之路,一直困扰着当地。“以往的合作方式,限于产学研合作,感觉‘难解渴’”。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徽农业大学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一站一盟一中心”,即建设综合试验站,成立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让我们真正找到了深度合作的契合点。”
“‘综合试验站’就像一个个‘科技哨站’,建在田间地头,把学校的根扎在了农业生产一线;‘产学研联盟’就是农业科技与生产一线的中枢,实现学校科研成果与农业技术需求的无缝对接;‘推广中心’是技术推广的执行者,承担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任务。”安徽农大分管农业技术推广的副校长操海群告诉记者,“这套体系化的设计,就是为了破解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的功能不全、效率不高、队伍老化等问题。”
4年前,安徽农大定远县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建成投用。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子军成为首任站长。试验站成立后,张子军带着九大产业联盟的专家,跑遍了定远县22个乡镇,对当地农业产业走访调研,量身定做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以前我们提供点技术指导就行了,现在得跟当地的农技人才捆成捆儿,把志气给扶起来,把产业给兴起来。”张子军告诉记者,每个联盟的首席专家,从制定计划,到指导具体生产,要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作为草牧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张子军的目标是把江淮分水岭地区建成跟澳洲一样的美丽牧场。他联手当地农技人员,成功在100多亩低产田上种植出牧草,并进行杜泊羊和湖羊的杂交选育科研工作,推广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如今,肉羊产羔率由原来的100%增加到210%,羔羊成活率从50%增加到95%,每亩耕地采取种养结合方式,纯收入增加2000元—3000元。
几年来,试验站共为定远县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探索新模式15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定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安徽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安徽农大建立起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皖南综合试验站、皖中综合试验站、皖西南综合试验站……一个个综合试验站成为安徽农大驻扎在农业一线的“科技哨站”。
“我们已经形成覆盖安徽省主导农业产业的格局,力争为推动安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安徽农大校长夏涛表示,这一个个“科技哨站”成为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更坚定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