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兴在田间察看再生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曹佳奕 陈 旻
“以前我们都不知道、不相信这个水稻种了可以再生。如今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发展了全程机械化低留桩再生700亩,再生季亩产可达到800斤,预计每亩可收入1000元左右。”6月9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崇雒乡种植户叶国才笑着说。
叶国才口中的专家们,正是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张志兴所在的再生稻团队。从湄洲海畔到闽北山下,从缤纷果林到青青稻田,多年来,“田秀才”张志兴及所在的团队不仅冲锋在粮食安全第一线,还当好生态产业振兴发展的参谋,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上。
突破再生稻技术瓶颈,筑牢粮食安全之堤
一开始,在福建山区推广再生稻并不乐观。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山多地少,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要用全国1.3%的耕地养活全国2.6%的人口。但目前福建省粮食自给率不足40%,减轻粮食压力始终是摆在该省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张志兴所在的团队瞄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再生稻技术。早前,在一亩地上,人工收割再生稻再生季产量500多公斤,而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仅150多公斤。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再生稻推广面积逐年萎缩。
实现机收再生稻的丰产稳产是目前再生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品种再生特性、头季稻后期根系活力、再生季低位芽萌发率低而不稳定、机收碾压等,都是限制机收再生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张志兴说。
为有效解决机收再生稻产量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带动更多农户鼓起钱袋子,张志兴动起了脑筋。
多年来,张志兴和团队走遍闽东、闽中、闽南、闽北等不同生态区域,筛选了甬优2640、泰丰优3301、泸优明占等多个适合机收的强再生力水稻品种,集成全程机械化再生稻“三保两促一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机收碾压和缠绕,是丘陵山区机收再生稻减产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张志兴回忆说,通过对现有收割机进行改造,初步研制出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小型再生稻收割机,解决了再生稻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一种收一季到一种收两季,从低产机收再生稻到机收产量逐年增加,张志兴团队带来的这项技术,让众多福建种植户从中受益,每亩可增收稻谷200—250公斤,增加纯收入500—600元,既保障了粮食的安全,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该技术如果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将为千万人增加口粮。”霞浦县种植户蔡起架、建瓯市房道镇种植户刘世青、莆田市秀屿区种植户陈丽华纷纷表示,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发力“美丽经济”,孵化一批高颜值农业项目
“我来自农村,多年来始终关注农村、农业的污染问题。乡村生态产业振兴,是我致力推动的产业振兴模式之一。”张志兴说。
今年入夏以来,凭借皮薄、汁多、脆而甜,可直接生吃等特质,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知青农场里生产的水果玉米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作为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张志兴一直思考着如何在当地发展“高颜值”的现代农业。
去年以来,结合当地独特的山区气候条件,张志兴团队与涵江区车口村支书陈玉兰一道,将知青农场打造成为特色水果“大观园”,引进了百香果、奇异果、圣女果、拇指柠檬等多种水果。
与此同时,他还以涵江区大洋乡为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展包括生态农业设计、生物防治,病虫害治理、推广有机肥等一系列培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目前,在张志兴等人推动下,涵江区大洋乡瑞云村生态休闲农场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果树新品种,逐渐发展成为兼具休闲旅游、养生度假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园。
今年初,莆田湄洲岛管委会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成立了美丽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着力将“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
为助力湄洲岛发展“美丽经济”,张志兴带领研究生团队,在充分了解湄洲岛气候及土壤水分情况后,科学规划了缤纷果林、吉祥果园、如意生态果林等多个既具观赏性又具经济效益的生态果园,创新性提出了果树套种豆科作物的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在最大限度提升果园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改良了沿海贫瘠的土壤,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希望运用专业知识,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生态产业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张志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