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0日是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不同以往,广大科技工作者今年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科协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会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自力更生是航天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航天科技领域数十年的工作经历,使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对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在他看来,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牢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掌握核心技术。
“这一点,航天人体会最深,因为历史的教训和切肤之痛告诉我们,高端的航天技术是买不来的。”叶培建指出,尤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更要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作用,发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精神,以所研所学报效国家,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有信心,通过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能够跑出新时代的中国加速度,达到新的中国高度!”叶培建表示。
想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离不开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全力以赴,研制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是全球首个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
在推进新冠疫苗研究的同时,结合疫情期间的应急科研攻关,陈薇对推进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有着深入的思考。
“希望能建立长效支持机制,比如通过系统梳理,设立‘白名单’制度,对生物安全领域部分科研项目、团队给予持续稳定的支持,推动生物安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陈薇还建议,进一步融合生物安全科研、产业等多方力量,搭建学科交叉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关键核心技术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研究水平。只有多一些从0到1的原始创新,才有更强的能力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我认为,在跟跑阶段,主要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并跑阶段更多的是集成创新,要想领跑就必须依靠原始创新,必须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指出。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也是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关注的重点。他呼吁,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这既能占领科学高地,也能开创新的应用高地。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作总结发言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再次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动员令。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六稳”“六保”作出扎扎实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