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白天什么时间过来都可以,我随时都在办公室。”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预约采访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志冬很爽快地说。
1月20日至今,曹志冬一直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化专班专家组成员,他所做的工作对快速追踪疫情动态、计算新冠病毒传播特征、评估疫情风险、预测疫情趋势、推演疫情后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发疫情防控的关键是精准掌握敌情
约好上午9时30分开始采访,记者到达时,曹志冬已经工作了近3个小时。疫情暴发后,早晨6时多到办公室,晚上10时多离开,是曹志冬的工作常态。“疫情严重时,除了回家睡觉,我基本都在办公室处理疫情数据和建模分析。”他说。
曹志冬可谓传染病疫情研究领域的一位老兵。1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非典(SARS)、甲流、手足口病、季节性流感、登革热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很快加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队伍。
“我对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很敏感,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我就一直密切关注。”曹志冬说,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对病毒本身进行研究,新发疫情防控的关键是精准掌握敌情。他形象地比喻道,开展应急攻关,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新冠病毒到底是大力士,还是“弱鸡”。
由于新冠病毒和SARS同属冠状病毒,疫情刚暴发的时候,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群众,都在比较它俩谁更“毒”。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比SARS强吗?致死率比SARS高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会超过非典疫情吗?
在曹志冬看来,准确地判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力与致死率,科学评估新冠肺炎疫情的潜在危害能力,对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最开始我们对新冠病毒传播力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国家卫健委1月16日至20日公布的确诊数。”曹志冬说。
人生第一次在办公室过除夕
事实上,那5天每日的确诊数并不是特别多,1月20日累计确诊不到300例。在普通人看来,这种病毒的传播力可能并不强,但是曹志冬当时就看出了潜在的危险。“虽然那5天的确诊人数并没有很多,但是确诊患者的增加速度却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他说。
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曹志冬迅速行动,全力投入科技抗疫应急保障工作。1月22日,他与合作者利用疫情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数据与北京和广州非典疫情数据的模拟计算实验,发现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和总体危害性均显著高于SARS。
看到这个结果,曹志冬有点忐忑,他担心误判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因为他知道,疫情传播动力学模型对疫情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与数据量密切相关,而此时的数据并不多。
曹志冬不得不慎之又慎。为了求严谨,他又等了两天。“接下来公布的确诊数与模型预测相符。”这让曹志冬对自己的预测结果更加自信。
“我要把这个发现上报。”使命感让曹志冬暗下决心。
“1月24日是除夕,那一天我至今印象深刻,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办公室里过除夕,年夜饭都没吃,大概到夜里12时多才把报告写完。”谈起第一份报告,曹志冬依然很激动。
1月25日,这篇除夕夜撰写的估算2019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显著高于非典的报告正式上报。
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预警
然而,报告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并不相同。当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美公共卫生专家的主流观点认为新冠病毒的再生数为1.4—2.5,我国专家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论文也认为新冠病毒的再生数只有2.2。这就意味着新冠病毒传染力不比SARS高。
“在不少人还认为新冠病毒传染力比SARS弱的时候,我们的这一重要发现,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撑。后续事实也证明我们发现的正确性与前瞻性。”曹志冬强调。
不仅如此,1月29日和31日,曹志冬与合作者又撰写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研判与预测分析》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研判与预测分析Ⅱ》。这两份报告系统阐述了新冠肺炎的传播特性与危害潜力,科学测算出武汉“封城”前的暴发规模及武汉感染病例输入全国各地的数量,对武汉、湖北和其他省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与风险作出研判,更重要的是对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科学预测。相关结论均得到后续疫情发展验证。
截至目前,他已完成73期疫情预测简报,并提交20多份专题研究报告。
如今,虽然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曹志冬的工作依然没有结束,国外疫情在蔓延,“我还要根据国外疫情动态风险变化及时进行估计和形势研判,密切监测并分析我国疫情反弹的各种征兆及潜在影响要素,并撰写各种专题研究报告,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科技部疫情应急工作组提供决策支持。”曹志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