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
本报记者 陆成宽
5月21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前,会议举行了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在梅地亚中心的分会场,中外记者早早就架起“长枪短炮”,做好了拍摄和采访准备。14时许,6名全国政协委员陆续走入通道接受采访。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是第一组走上“委员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他谈了中医药抗疫的经验和启示。
对这次新冠肺炎,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很多患者心存疑虑,中医药管用吗?王阶开始没有正面回答,他举了例子。疫情暴发初期,武汉金银潭医院有个83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她体质弱、病情重、基础疾病多、吃不下、睡不着,患者和家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医疗队的队员每天用中医的方法,查舌苔、看脉相、问病情、辨证开方,经过医疗队精心治疗,这位高龄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了。
“中医药的确切疗效,让家属从质疑到折服,给医疗队写来了动人的感谢信。这位老人的情况不是个案,到3月30日,(金银潭医院)南区收治的158例患者中,有140例已经痊愈出院,其中88例为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王阶说。
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何时发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带来了最新消息。他介绍说,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经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6月份择机发射,届时我国北斗全球星座的布局将圆满完成。
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最复杂巨型航天系统。经过几代北斗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三步走”发展道路,对世界卫星导航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我国首次创造的三种不同轨道构成的混合星座,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讯,以及我们的星间电路,实现了星星互联、星地互联,这些都彰显了“中国智慧”。北斗系统还集导航定位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定位以及地基增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实时的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更提供了“中国精度”。
其实,我们早就使用上北斗了,比如,手机就是一个智能导航终端。据统计,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面,已经有超过70%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我国的北斗服务。今年全球系统建成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国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杨长风说。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大显身手。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就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赋能经济发展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定义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我生活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一小时生活圈’这样一个梦想,已经通过智能化轨道交通实现了。”刘伟说,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早上可以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到100多公里外的佛山工厂验货,中午可以在广州品着粤菜、招待客人,下午可以回深圳办公室办公,晚上还可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边接待国际客人。
他表示,过去,强大的筑路造桥等大型基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天的信息时代,以人工智能、轨道交通、5G为代表的“新基建”,也会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飞跃和超越。
(科技日报北京5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