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昊
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表示。
“飞机一落地,就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毛南族整族脱贫所作的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对一个民族的情怀、关怀与厚爱!我感到十分激动、十分感动、十分幸福!”5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北京驻地的全国人大代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激动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扶贫增动力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环江县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定贫困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山水相依,景色如画。2014年6月,环江喀斯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喀斯特地貌也绊住了当地群众脱贫的脚步。
“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这是当地群众祖祖辈辈的苦涩记忆。环江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区,很多地方是在“石头缝里种粮食”。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县一直是广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的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我们的科技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王克林研究员说。
2005年12月,中科院在环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为当地脱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也从此解决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研发了退化植被近自然改造等技术;建立了标准化精准试验示范基地;培育了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畜禽养殖等产业;构建了喀斯特山区环境移民—异地扶贫等科技扶贫体系……在广西科技厅给予的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平台项目等支持下,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积极探索“绿色生态扶贫”和“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科技创新成为环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旱涝灾害频发、生态产业落后、农民收入低的特点,科技人员在环江提出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中草药、特色水果等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广西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特色示范园。
“送衣送粮不是扶贫,要通过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发挥资源效益功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已在环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26年的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说。
特色产业助脱贫
小桑叶,大产业。
在大才乡新坡村,致富能人韦朝东成立了环江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与周边群众一起共赴致富路。
“通过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带领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韦朝东说。合作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养蚕群众1800多户,其中贫困户270多户,为环江县桑蚕产业发展成扶贫产业发挥了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毛南族群众都是靠打零工等获得微薄收入。脱贫攻坚战以来,环江县选定了桑蚕、香猪、油茶等作为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主抓产业扶贫。
在川山镇,村民正忙着给油茶地除草,1.2万亩油茶长势喜人。县里从华山林场国有林地划出林地,创建覆盖建档立卡脱贫户1.8万户的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园区,实现大产业带动小产业。
为强化产业发展促脱贫,环江狠抓“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创建了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红心香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三特水果)、脱贫后续扶持产业园(油茶)等“三园”。
2019年底,环江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打造的脱贫户后续扶持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油茶)产业园,带动4083户毛南族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固脱贫。
2016年至2019年,环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59万人,其中毛南族减贫14152人,剩余贫困人口579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降到2019年底的1.48%。
“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希望。
“我作为一名毛南族代表,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黄炳峰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脱贫成果的巩固与提升工作,让毛南族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