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5日 星期五
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山西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本报记者 王海滨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5月12日,来到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

    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山西转型发展重大任务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大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问题也十分突出,转型发展任务十分紧迫、十分艰巨。

    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考察,希望山西“用好这一机遇,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支持山西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进展如何?5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这项改革是我2009年在山西调研时提出的课题。这件事,我始终很关注。”“山西曾一煤独大,兴于煤也困于煤,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也一度对政治生态造成恶劣影响,教训十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对山西来说,转型发展既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的战略谋划,不能等到资源枯竭了再来搞转型。”

    山西综改转型重点布局步履坚定成效巨大

    山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国资国企改革摆在全局的工作突出位置,在现有文旅、大地、航产、交控、水控、国际陆港等一批新兴龙头企业基础上,进一步在农业、体育等领域打造新的国企旗舰劲旅,以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根本突破,为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高质量转型发展并非坦途,前进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着力解决制约国资国企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董事长郭保民说。

    山西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尚方宝剑”,率先深度推进国资监管体制这一顶层改革,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战略转变。山西改革核心要义是3句话12个字,即分级授权、厘清职责、品字架构。省国资委专司监管,履行国企党建、监督管理、社会责任、指导市县等职责。2020年新成立的国资运营公司将推进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

    本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有两个,一个是以市场之手来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另一个是有形之手来强化国资监管。突出监管的重点领域,创新国资监管的主要方式,强化监管成果的高效运用,目的是创造价值,以批判手段实现建设目标,以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这项具有山西特色、山西模式的国资监管新体制是省委省政府推出的重大制度创新,通过试点,山西将为全国探索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经验。

    山西全面实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变革,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深入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勘采用变革,集中突破体制难点堵点,深化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变革,率先实现风光发电平价上网;深入推进电力建设运营体制变革,在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上率先突破;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建立完善了节能优先制度体系。

    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是党中央授予山西的一块“金字招牌”

    横跨太原、晋中两市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眼下处处都是抓项目、谋改革、促转型的火热场景。一季度,转型综改示范区经济运行秩序有序恢复,重点推进的98个项目中,4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15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89亿元。

    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在综改区的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快,这是来山西投资建厂的企业家们一个最大的感受。转型综改示范区整合成立3年来,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18个,预计年产值可达4286亿元,是整合前8个开发区5年引进项目总和的4.3倍,600平方公里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效益高达88.5亿元。项目建设提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山西“六最”营商环境的打造,从“一网通办”到“一枚印章管审批”,再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企业有难必解,营商环境有堵必疏,如今在山西投资的企业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平均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山西提出,要沿着一条金光大道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到2025年转型要出雏形,到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到2035年转型全面实现,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