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 星期五
42天,推开黑龙江这扇“门”
本报记者 李丽云 通 讯 员 张学鹏 刘婷君

    聚焦科技抗疫一线

    在哈尔滨火车站有一扇“特殊的门”,有人经过时,上方会显示体温,测温1人仅需0.5秒,精度差仅为±0.2℃。

    这款门式测温仪,在黑龙江省各主要车站、商场、学校内都已投放,解决人工测温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填补了黑龙江省门式测温仪的空白。

    而门式测温仪从研发到资质审核通过,研发者仅用42天。

    “与疫情赛跑,拼凑中造出样机”

    “在最短时间内,研发出一款误差率低、反应速度快、便于安装的测温装置。”1月22日,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红外事业部经理张瑜峰和同事们接到命令时,都觉得肩上一沉。

    红外线测温他们并不陌生,这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自1986年起研发红外线测温装备,一直应用在为机车车轴测温探测工作中,经过30多年的完善,技术早已成熟。但是,测人和测轴承最大的区别在于测温精度,轴承温度范围在400摄氏度,误差在3度,但行业标准中对人体测温误差要求则是±0.3度,远远达不到要求。

    疫情当前,时间紧迫,他们很快确定了红外测温仪和热成像测温仪两套研发方案,画好了图纸,他们却遇到了一个最大难题,没有元件!

    疫情期间,各厂家均已停产,快递、运输全部停运,没有元件,图纸就是废纸。

    “从库里找,从别的设备上拆,不要考虑大小,不要考虑美观。”他们翻起了库房,拆起了其他设备上的零件。

    连续4天不眠不休,4台门式测温仪样机出炉,由于元件大小不一,初代样机比设计方案大了一圈。

    “试验几千次,差一点都要全部重来”

    样机要进行测温精度调试,行业人体测温精确度是±0.3℃,研发团队则要求控制在±0.2℃,为了得出准确的人体测温曲线,需要使用被称为“黑体”的标准热源进行反复实验。一台“黑体”重约5斤,研发人员要举着“黑体”站在一台台门式测温仪下,测试不同温度。

    28.0℃,28.1℃……一点点升到40.0℃,再一点点降回来,这样的过程要重复10次。这期间,每一个温度都要完全一致,如果出现一次不符,之前的测试要全部推倒重来。

    “那真是一场心理折磨,甚至说是炼狱也不足为过,眼瞅着前九次都成功了,最后一次,一个温度偏偏出了差错。之前所有的统计都得重来。”该所红外事业部副经理刘钦明说起这段经历感慨万分。

    1月24日21时,张瑜峰和同事们已经连续测验了十几个小时,反复举起放下,胳膊酸麻,眼看完成最后检测,就可得出精确的人体测温曲线了,可这时36℃的实际温度与曲线却无法匹配。

    “哪怕只有一个数字对不上,也只能全部重来。不然这只是研发试验,不能说是产品,从实验转向批量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有很高的一致性。”张瑜峰说。最终,他们进行了近万组数据实验,才得出精确的人体测温曲线。

    “感觉就像考试得了满分”

    门式测温仪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因此,需要开发与之匹配的软件系统。32岁的软件工程师邱琳琳已连续工作10天,有时刚刚确定的软件方案又要马上修改完善,有时候被催促得急了,她就边哭边改。

    样机需要用户反馈,红外事业部副经理唐成军带人把测温仪安到火车站,车站里人来人往,他们戴着口罩24小时盯守,记录测温仪使用情况,将问题反馈给研发组修改。

    经过10天连续作战,他们向黑龙江省药监局正式申请医疗器材生产资质。3月4日,门式红外线测温仪一次通过检测,拿到了医疗器材注册证和医疗器材生产许可证。

    “这是对我们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认可,就像上学的时候期末考试得了一百分,很兴奋。”张瑜峰说。

    如今,随着全国推进复工复产,电子元件生产、运输渠道也逐步打开,他们对接了几个厂家,采取组件生产,原材料有了保证,设计向更精更好方向发展。

    研发团队重新画了电路板,门式红外线测温仪、热成像测温仪也升级到了第三代,测温结构更加精巧,现在,红外线测温仪每周的生产能力最高达到70台,投用在车站、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客流较多的地点。他们还设计了一种便携性测温仪,可以通过手持、支架等方式,进行群体性测温,可应用在广场、候车厅等场所。

    “现在热成像测温仪还在申请资质过程中,相关的配件还是供应不足,每天的测试调试不能放松,已投用的测温仪还要不断完善,精心调试。”疫情没过,张瑜峰这根弦也始终绷着。

京ICP备06005116